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0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包括支座板、设置于支座板顶部的机体防护组件及设置于机体防护结构侧面的输出端防护结构,所述机体防护组件包括有护框体、设置于护框体内部的承托结构、设置于承托结构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护框体呈长方体且前后和底部均呈敞开式,位于所述护框体的底部两侧对称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有两个立架板,且两个立架板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横板,位于横板的顶部开设有长方体的腔槽,所述腔槽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横板的底部设置有风机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风力发电齿轮箱进行有效的防灰,且对主体结构进行保护,提高散热效果,加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齿轮箱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齿轮副的增速作用来实现,故也将齿轮箱称之为增速箱。根据机组的总体布置要求,有时将与风轮轮毂直接相连的传动轴(俗称大轴)与齿轮箱合为一体,也有将大轴与齿轮箱分别布置,其间利用胀紧套装置或联轴节连接的结构。为了增加机组的制动能力,常常在齿轮箱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设置刹车装置,配合叶尖制动(定桨距风轮)或变桨距制动装置共同对机组传动系统进行联合制动。

2、现有风力发电齿轮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外部防护结构,导致内部易出现渗灰,且由于机械运动产生振动,导致零件松散,易出现损坏,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包括支座板(1)、设置于支座板(1)顶部的机体防护组件及设置于机体防护结构侧面的输出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防护组件包括有护框体(2)、设置于护框体(2)内部的承托结构、设置于承托结构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护框体(2)呈长方体且前后和底部均呈敞开式,位于所述护框体(2)的底部两侧对称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3),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有两个立架板(4),且两个立架板(4)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横板(5),位于横板(5)的顶部开设有长方体的腔槽,所述腔槽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横板(5)的底部设置有风机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包括支座板(1)、设置于支座板(1)顶部的机体防护组件及设置于机体防护结构侧面的输出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防护组件包括有护框体(2)、设置于护框体(2)内部的承托结构、设置于承托结构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护框体(2)呈长方体且前后和底部均呈敞开式,位于所述护框体(2)的底部两侧对称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3),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有两个立架板(4),且两个立架板(4)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横板(5),位于横板(5)的顶部开设有长方体的腔槽,所述腔槽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横板(5)的底部设置有风机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板(4)的外壁上设置有储液灌(7),且储液灌(7)的内部设置有液泵,位于所述腔槽的内部设置有呈弯折状的导液管一(8),所述储液灌(7)与导液管一(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框体(2)的顶部边角处设置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轴套(11),所述轴套(11)的内端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内端连接有毛刷盒(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的齿轮箱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框体(2)的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凸条(13),所述凸条(13)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护框体(2)的顶端设置有干燥吸附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敏吴星杨阳魏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