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78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主要为解决室内实验过程中,页岩岩心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破裂,吸水后易掉块等问题。该装置和方法通过将页岩岩心放入覆膜装置内,后通过中间容器向装置中注入一定浓度的环氧树脂,待环氧树脂加热快速凝固后,取出完成覆膜的页岩岩心,覆膜完成。采用该装置和方法覆膜后页岩岩心不易破裂、掉块,覆膜层表面均匀,覆膜材料与岩心无间隙,对岩心物性测量结果无影响,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实验可顺利开展;实验完成后,覆膜材料易去除,确保了实验岩心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特别涉及页岩气开发,具体是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页岩气、煤层气资源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相比于其它类型的油气储层,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水化作用易导致岩石破裂或掉块;力学强度较弱,压力作用下易导致岩心破损。室内岩心实验过程中,岩心常需要与液相接触或施加一定压力,上述过程极易导致页岩岩心发生损坏,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甚至损坏实验仪器,影响仪器精度。因此,实验开展过程中,确保页岩岩心完整、不破损,是实验正常开展的前提,是实验结果准确的保障。

2、过去常通过热塑膜包裹、缠绕透明胶、涂抹环氧树脂等方式对页岩岩心进行覆膜,然而,上述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热塑膜包裹后,会对岩心施加一定有效应力,易导致页岩表面岩石发生破损;同时,岩心与热塑膜间同样存在较大的缝隙,导致岩心相关物性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且热塑膜较厚,包裹后难以放入岩心加持器中,导致相关室内实验无法开展。缠绕透明胶后,同样与岩心间存在缝隙,且缠绕透明胶后,岩心易被胶质污染,难以去除,在撕开透明胶过程中,会导致岩心表面岩石破损。若直接在岩心表面涂抹环氧树脂,极易导致岩心表面覆膜不均匀,进一步导致岩心受力不均匀,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因此,过去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页岩岩心的覆膜,无法保证岩心完整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亟待提出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水化作用易导致岩石破裂或掉块,为克服现有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充分考虑页岩、承压能力差、黏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避免了压力作用下岩心易发生破裂,吸水后易掉块等问题,保证了相关室内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该装置和方法覆膜后表面均匀,覆膜材料与岩心无间隙,对岩心物性测量结果无影响,实验完成后,覆膜材料易去除,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岩心的完整性。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微型恒流恒压泵、开关、带活塞的中间容器、搅拌装置、粘度检测装置、岩心覆膜装置、钢制管线、橡胶管线、烧杯、数据处理系统。

4、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s10.选取某一区块页岩,平行于层理面,按照syt5358-2010岩样制备方法制备长度约为60.0mm、直径25.0mm的页岩岩心;

6、步骤s20.将岩心放入岩心覆膜装置中,并将岩心两端卡入卡槽中,将覆膜装置两端旋紧;

7、步骤s30.将环氧树脂灌入中间容器中,按照比例向环氧树脂内加入固化剂,打开搅拌装置,并通过粘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环氧树脂粘度变化,待环氧树脂粘度达到预设粘度值后,打开微型恒流恒压泵,将环氧树脂通过橡胶管线泵入至岩心覆膜装置中,直至环氧树脂从出口端橡胶管线内均匀流出;

8、步骤s40.先后将出口端、入口端橡胶管线从岩心加载装置上移除,挡板下落关闭出入口;

9、步骤s50.将岩心覆膜装置放入烘箱中,加热直至环氧树脂凝固,取出装置内完成覆膜的岩心,岩心覆膜完成。

10、步骤s60.使用切割机将岩心两端未覆膜部分切除,可用于开展其他实验。

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1)能有效避免覆膜过厚导致岩心无法放入岩心夹持器中,且覆膜后表面均匀,岩石受力均匀,覆膜材料与岩心间无缝隙。环氧树脂覆膜厚度薄,可正常放入岩心夹持器内,且表面光滑、均匀,能避免因岩心本身形状不规则导致岩心受力不均匀,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覆膜材料与岩心间无缝隙,避免测试结果孔隙度、渗透率偏大。

13、(2)能有效避免应力作用、水化作用导致岩心破裂、掉块。岩心覆膜后,页岩在应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破损,保证相关实验正常开展,同时避免页岩破裂导致设备污染,甚至仪器损坏;同时,保持吸水过程中岩心完整性,避免因岩心掉块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14、(3)中间容器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该材料表面能极低,环氧树脂难以粘结在材料表面,中间容器内部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可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中间容器内部装有粘度检测装置,可实时检测中间容器内环氧树脂粘度变化。

15、(4)确保页岩岩心覆膜后从装置内顺利取出。岩心覆膜装置所采用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和橡胶,上述材料表面能极低,环氧树脂难以粘结在材料表面,岩心覆膜完成后易从装置内部取出。

16、(5)岩心两端未覆膜部分切割后可用于后期开展岩心物性评价等实验。七个后未覆膜部分可用于后期开展岩心物性评价实验或对比实验,避免因测试条件要求破坏岩心(如块状、粉状样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微型恒流恒压泵、开关、带活塞的中间容器、搅拌装置、粘度检测装置、岩心覆膜装置、钢制管线、橡胶管线、烧杯、数据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岩心覆膜装置所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该种材料表面能极低,环氧树脂难以粘结在材料表面,岩心覆膜完成后易从装置内部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卡槽内部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料,用于卡住岩心,外部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有螺纹,用于装置密封。上述两种材料均难以与环氧树脂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中间容器内部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可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中间容器内部有粘度检测装置,可实时检测环氧树脂粘度。将粘度控制在1400~1800mPa·s左右泵入岩心覆膜装置,环氧树脂可正常流动,但不会因毛管力自吸作用进入到岩心中,仅紧密覆膜于岩心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挡板内嵌于装置中,将橡胶管线移除后,挡板迅速下落关闭出入口,不会导致岩心覆膜面不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中,端面未覆膜岩心可用于开展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岩石物性分析实验,避免后续因实验测试要求损坏岩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微型恒流恒压泵、开关、带活塞的中间容器、搅拌装置、粘度检测装置、岩心覆膜装置、钢制管线、橡胶管线、烧杯、数据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岩心覆膜装置所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该种材料表面能极低,环氧树脂难以粘结在材料表面,岩心覆膜完成后易从装置内部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心覆膜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卡槽内部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料,用于卡住岩心,外部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有螺纹,用于装置密封。上述两种材料均难以与环氧树脂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哲涵康毅力陈明君白佳佳李佩松颜茂凌甯冼逸唐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