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良专利>正文

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767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可以使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热转换能效得到进一步提高,解决水温热稳定性易受水流波动的影响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体,加热体包括若干加热管及连接各加热管的联接支架,每根加热管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加热体的联接支架端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加热管的管体内设有螺旋体构成螺旋旋转通道用于引导水流旋转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管内设置螺旋体而构成旋转通道,水流在螺旋体的限制引导下做旋转流动,增加水流途经长度,延长水流被加热的时间,从而提高水流电热转换能效,并能抑制水流波动使水温热稳定性得以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传统电热水器一般都是采用金属加热储水方式,由于有储水罐(箱)及需要预先 加热和保温加热,其结构体积大,制作成本高,总体能耗损失较高,受储水罐容量影响洗浴 时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加热功率一般为1-2. 5kw以上。即热式电热水器,由于没有储水容器,因此结构体积小,安装使用重量轻,即洗即 加热,洗浴方便,能耗损失相应较低,目前主要分为传统金属加热和非金属加热方式两种类 型。非金属加热方式是利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加热管,管体内部通水外部导电加热。例如 以哈佛为代表和倡导的非金属的水晶管加热体技术,率先实现了在电热水器中水电隔离加 热方式,减少了水垢在管壁上的产生,因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热转换效能的持久性;金 属加热则是传统电热水器结构的缩小版本。即热式电热水器共有的不足之处是加热功率 大,一般在7kw及以上,需要导线截面在4mm2以上。对该产品的广泛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影 响限制,也存在有水温热稳定性易受水流波动影响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即通过迫使加热体内水流 旋转来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的电热转换能效、解决易受水流波动引起水温热稳定性较差的 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若干加热管及 连接各加热管的联接支架,每根所述加热管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加热体的联接支架端 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加热管的管体内设有螺旋体构成螺旋旋转通道用于引导 水流旋转流动。在加热管的管体内设置有螺旋体,水流通过加热体上的联接支架端部的总进水口 进入加热管内,在螺旋体的限定引导下,水流顺管体和螺旋体构成的螺旋旋转通道流动,当 由出水端流出后通过联接支架的连接端进入相邻加热管体,又被其中螺旋体引导旋转,依 次类推。水流在管体内螺旋连续运动,从而增加水流途经长度,延长了水流受热的时间,提 高水流受热过程中的电热转换能效。从理论计算公式可知能够节省能耗约10 20%,因此 也可以相应减小导线截面,既节能又有益于解决某些原有导线截面小的原因带来的使用限 制;同时螺旋通道及水流旋转对水流波动具有抑制作用,使得水温热稳定性提高。该技术 的应用将会成为替代传统热水器的更佳选择,符合低碳经济生活发展趋势。进一步地,为了使水流更加连续稳定通过加热管,所述螺旋体贯穿于单根所述加 热管内,螺旋体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处的联接支架上。加热 管的管体和整根螺旋体构成旋转的水流通道,在水压作用下使得水流连续稳定旋转流动性得以保证。进一步地,为了兼顾制作成本和工艺性,也可以在加热管内设置一段螺旋体,即局 部旋转方式。所述一段螺旋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连接处的联接支架上,且 螺旋体长度为加热管的1/5 1/3。在加热管的进水端固定一段螺旋体,水流在进入加热管 时即被此段螺旋体引导旋转,在加热管的管体外部的导电镀膜的电加热高温作用下及密闭 的水流通道真空环境中,水流仍将继续保持旋转,并随着获取的外部能量越高旋转越快,且 能效比也越高,从而达到延长水流的流经途径和受热时间目的,甚至有更好的能量转换效^ ο又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为非金属材料制品,为水晶管或高温陶瓷加热管。非金属 加热管的外管壁上设有导电镀膜,由于非金属材料、如水晶管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 效果,能够在电热水器的使用中实现真正的水电隔离加热功能,并避免了水垢在管壁上的产生。再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体为单刀形旋梯状螺旋体结构或双刀形旋梯状螺旋体结 构;该螺旋体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及两种材料的结合制作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的符号及其说明1、加热体;11、加热管;111、进水端;112、出水端;12、总进水口 ;13、总出水口 ;2、整根螺旋体;3、一段螺旋体;4、联接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体1,加热体1下端部设有总进水口 12和总出水口 13,加热体1包括若干加热管11及 连接各加热管的联接支架4,每根所述加热管均包括进水端111和出水端112,加热体的联 接支架4端部设有总进水口 12和总出水口 13,所述加热管11的管体内设有螺旋体构成螺 旋旋转通道用于弓I导水流旋转流动。本实施例是以非金属材料-水晶加热管为例,说明在接热管的管体内加装螺旋体 使得加热水流旋转达到提高电热转换效能目的的过程。在加热管11内加装一个螺旋体,强制或引导通过的水流旋转,增加水流在加热管 11内的途经路径长度,延长水流在受热过程中的时间,达到提高水流温度的目的。相应的, 在同等条件下可减少加热体的加热电流,降低加热功率,增加导线截面安全裕度选择范围。 另外螺旋体及形成的旋转水流能起到对水流突变的阻尼抑制作用,使水流热稳定性得到提尚O螺旋体为整根螺旋体2,即从管体内进水端111到出水端112贯穿安放固定一根螺 旋体,整根螺旋体2两端分别固定于加热管进水和出水连接端处的联接支架4上,在加热管 的管体内构成水流螺旋旋转通道,保证水流连续稳定旋转流动。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 是,螺旋体为一段螺旋体3,即在管体内进水端111处安装一段螺旋体3,即局部加装螺旋 体,其长度为加热管的1/5-1/3,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螺旋体为单刀形旋梯状螺旋体或双刀形旋梯状螺旋体,螺旋体可以是非金属材料 或是金属材料及该两种材料结合制作而成。当然,螺旋体也可以经过相应的改动设计满足于安装在传统金属加热管上,达到 水流旋转流动的目的。如采用刀形压簧状螺旋体结构就可以套装在加热棒上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若干加热管及连接各加热管的联接支架,每根所述加热管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加热体的联接支架端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管体内设有螺旋体构成螺旋旋转通道用于引导水流旋转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为整根螺旋体,贯 穿于单根所述加热管内,螺旋体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处的联 接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为一段螺旋体,该 一段螺旋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连接处的联接支架上,其长度为加热管长度 的 1/5 1/3。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水晶管或高温陶瓷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水流旋转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若干加热管及连接各加热管的联接支架,每根所述加热管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加热体的联接支架端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管体内设有螺旋体构成螺旋旋转通道用于引导水流旋转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良张顺康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