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49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包括间隔布置的扁平状差分信号线芯和承载绞线并共同包覆在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内,差分信号线芯包括两个同轴线芯并排布置形成线芯体,同轴线芯包括内导体和PFA中空绝缘体,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和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厚度小于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厚度的二分之一。该电缆在细径轻量化制备基础上,确保稳定的噪音屏蔽性能,信号衰减量低,耐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


技术介绍

1、差分信号屏蔽电缆的信号导体通常成对布置,以传递差分信号。然而,由于架空安装环境的复杂性,自承式差分信号电缆的安装敷设需要具备良好的自身承载能力。而且,受限于复杂的环境条件,易于遭受外部信号干扰,大多数的差分信号电缆的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屏蔽层,通过增加接地线与铜丝编织屏蔽层连接导通,缆芯结构的均衡稳定性较差,易造成衰减性能劣化,从而影响信号传输速率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能。所以,兼顾轻质轻量化电缆设计所需,研发轻量化、低衰减的经济性差分信号电缆是当前的主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在细径轻量化制备基础上,确保稳定的噪音屏蔽性能,信号衰减量低,耐久使用。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3、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包括间隔布置的扁平状差分信号线芯和承载绞线并共同包覆在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内,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在所述差分信号线芯和所述承载绞线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薄型连接筋,所述差分信号线芯包括两个同轴线芯并排布置形成线芯体,所述同轴线芯包括内导体和pfa中空绝缘体,所述pfa中空绝缘体外径为0.45mm至1mm,所述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和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为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间隙绕包结构,所述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一pet树脂基层、第一铝箔层和eva粘接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为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搭盖绕包结构,所述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二铝箔层和第二pet树脂基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厚度小于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pet树脂基层厚度为5μm至12μm,所述第一铝箔层厚度为10μm至20μm,所述eva粘接层厚度为3μm至8μm。

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铝箔层厚度为30μm至50μm,所述第二pet树脂基层厚度为15μm至30μm。

6、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镀锡铜单丝绞合形成,所述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1mm至0.04mm。

7、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绞距为所述内导体直径的五至十五倍。

8、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绞线为若干不锈钢丝和若干芳纶纤维捻线共同绞合形成,所述芳纶纤维捻线线径不超过所述不锈钢丝线径的70%。

9、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丝线径为0.05mm至0.1mm。

10、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和所述pfa中空绝缘体之间填充有绝缘润滑硅脂。

11、作为优选,所述pfa中空绝缘体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所述内导体套设在所述内圆筒体内部。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pet树脂基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树脂基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同轴线芯的内导体外部包覆pfa中空绝缘体,并控制pfa中空绝缘体外径为0.45mm至1mm,符合轻量化结构制备,能够承受弯曲时的侧向压力,且有益于提高线芯的柔韧性和抗拉伸性能,防止断芯断线发生,pfa树脂导电率低,有益于提高高频信号传送特性,衰减量小,耐久使用。

15、2.铝塑复合树脂内外绕包屏蔽层共同形成屏蔽导体,内绕包屏蔽层采用间隙绕包,外绕包屏蔽层采用搭盖绕包,内绕包屏蔽层厚度小于外绕包屏蔽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保证屏蔽层结构厚度基础上,减少铝塑复合树脂带材料用量,实现细径轻量化制备,内外层的铝箔层通过eva粘接层牢固粘接成一体,保证充分接触,减少摩擦,信号衰减量低,确保差分信号传输速率和信号传输稳定性,更耐久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包括间隔布置的扁平状差分信号线芯(1)和承载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3)内,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3)在所述差分信号线芯(1)和所述承载绞线(2)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薄型连接筋(4),所述差分信号线芯(1)包括两个同轴线芯(5)并排布置形成线芯体,所述同轴线芯(5)包括内导体(6)和PFA中空绝缘体(7),所述PFA中空绝缘体(7)外径为0.45mm至1mm,所述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和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为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间隙绕包结构,所述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一PET树脂基层、第一铝箔层和EVA粘接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为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搭盖绕包结构,所述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二铝箔层和第二PET树脂基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厚度小于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厚度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PET树脂基层厚度为5μm至12μm,所述第一铝箔层厚度为10μm至20μm,所述EVA粘接层厚度为3μm至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铝箔层厚度为30μm至50μm,所述第二PET树脂基层厚度为15μm至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6)为若干镀锡铜单丝绞合形成,所述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1mm至0.04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6)绞距为所述内导体(6)直径的五至十五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绞线(2)为若干不锈钢丝和若干芳纶纤维捻线共同绞合形成,所述芳纶纤维捻线线径不超过所述不锈钢丝线径的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不锈钢丝线径为0.05mm至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6)和所述PFA中空绝缘体(7)之间填充有绝缘润滑硅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PFA中空绝缘体(7)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所述内导体(6)套设在所述内圆筒体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PET树脂基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树脂基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包括间隔布置的扁平状差分信号线芯(1)和承载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3)内,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3)在所述差分信号线芯(1)和所述承载绞线(2)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薄型连接筋(4),所述差分信号线芯(1)包括两个同轴线芯(5)并排布置形成线芯体,所述同轴线芯(5)包括内导体(6)和pfa中空绝缘体(7),所述pfa中空绝缘体(7)外径为0.45mm至1mm,所述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和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为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间隙绕包结构,所述第一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一pet树脂基层、第一铝箔层和eva粘接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为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搭盖绕包结构,所述第二铝塑复合树脂带由内置外依次包括第二铝箔层和第二pet树脂基层,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内绕包屏蔽层(8)厚度小于所述铝塑复合树脂外绕包屏蔽层(9)厚度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pet树脂基层厚度为5μm至12μm,所述第一铝箔层厚度为10μm至20μm,所述eva粘接层厚度为3μm至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轻量型低衰减差分信号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铝箔层厚度为30μm至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渭江王成旺李清华吴英俊王礼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