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644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1
一种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35~0.40%,Si 1.0~1.8%,Mn1.5~2.0%,Cr 0.3~0.6%,Al 0.02~0.05%,Ti 0.02~0.05%,B 0.002~0.02%,余量包含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且,同时满足包晶反应区碳当量C<subgt;eq1</subgt;>0.17%,C<subgt;eq1</subgt;=C‑0.03Mn‑0.06Si‑0.222S‑0.04P;焊接碳当量C<subgt;eq2</subgt;≤0.56%,C<subgt;eq2</subgt;=C+Mn/20+Si/30+2P+4S。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强钢的屈服强度为1000~1300MPa,抗拉强度≥1500MPa,断裂延伸率≥18%,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特别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对成形性能要求高的车辆结构件和安全件,如A/B柱、车门防撞杆、纵梁、保险杠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钢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为实现车身减重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碰撞安全性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已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先进高强钢通过提高钢板强度以减薄钢板厚度,同时保持优秀的成形性能,其是目前最具综合竞争力的车身轻量化用材。

2、目前强度达到1500mpa级别、使用量较大的超高强马氏体钢,其延伸率在5%左右、已不能满足汽车领域对汽车安全性能和制造过程中成形性能的双重要求。而另外一种用量较大的属于热成形钢,但是热成形钢的成型过程对于加热设备及冷却能力有较高要求、过程复杂且其延伸率也基本在10%以内。第三代汽车用高强钢由于兼具高强度及高塑性且成本较低,强塑积可以达到20-30gpa%,受到了广泛关注。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667884b公开了“1400mpa级低屈强比高延伸率冷轧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其成分为:c 0.14%~0.16%、si 1.31%~1.51%、mn 2.7%~2.9%、s≤0.005%、p≤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C含量为0.36~0.38wt%。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Si含量为1.4~1.7wt%。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Mn含量为1.7~2.0wt%。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c含量为0.36~0.38wt%。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si含量为1.4~1.7wt%。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mn含量为1.7~2.0wt%。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cr含量为0.4~0.6wt%。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中:p≤0.015wt%,s≤0.002wt%,o≤0.002wt%,n≤0.004wt%。

8.如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钢的微观组织为10%~15%的铁素体+70%~80%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钢微观组织的铁素体中,5μm以下的晶粒占比90%以上,3μm以下的晶粒占比6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塑性1500mpa级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钢微观组织的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2μm;和/或,残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濛潇钟勇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