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换热组件及空调制造技术_技高网

换热组件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28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57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空调。其中,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接水盘,包括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底壁位于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最低区域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进风侧的上游,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换热管在所述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一换热管为所述多个换热管中位于所述进风侧且位置最低的换热管。第一侧壁能够尽可能不阻挡进风流向第一换热管,而第一换热管的位置最低,相应的第一侧壁也不会阻挡风流向其他换热管,能够使第一换热器顺利实现热交换,提高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热交换,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空调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性能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调节温度,例如单纯制冷或者单纯制热,而是增加了很多优化体感的需求,如控温除湿、制冷不干燥、舒适风等。在一些相关技术中,空调中的换热器在进行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接水盘收集,但接水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组件及空调,用于缓解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2、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包括:

3、第一换热器,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

4、接水盘,包括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底壁位于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最低区域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进风侧的上游,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换热管在所述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一换热管为所述多个换热管中位于所述进风侧且位置最低的换热管。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侧边不超过第一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为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与所述第一侧壁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上方的切线。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出风侧的下游,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二换热管为所述多个换热管中非位于所述进风侧且位置最低的换热管。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侧边不超过第二切线;所述第二切线为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与所述第二侧壁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下方的切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倾斜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的低侧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底壁的高侧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被配置为其内可形成低水位和高水位,所述低水位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底壁相交,所述高水位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交。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其中,h为所述底壁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的角a的角度范围为:130°-150°。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的角b的角度范围为:100°-140°。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水件,所述排水件设于所述接水盘的端部,所述排水件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接水盘连通。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件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于所述排水槽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游,所述端板在所述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向所述接水盘的斜下方延伸,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游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的槽底低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高于所述底壁,且均不高于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的两端分别对应超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方,所述底壁高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最高区域。

20、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的第一侧壁在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换热管在进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因此,第一侧壁能够尽可能不阻挡进风流向第一换热管,而第一换热管的位置最低,相应的第一侧壁也不会阻挡风流向其他换热管,能够使第一换热器顺利实现热交换,提高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且,接水盘的第一侧壁在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的上游,第一侧壁具有一定高度,能够防止接水盘内的冷凝水吹溅到其他位置,降低吹水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远离所述底壁(33)的侧边不超过第一切线(A);所述第一切线(A)为所述第一换热管(11)的与所述第一侧壁(31)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上方的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还包括第二侧壁(32),所述第二侧壁(32)连接于所述底壁(33),且位于所述出风侧(102)的下游,所述第二侧壁(3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第二换热管(1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二换热管(12)为所述多个换热管(103)中非位于所述进风侧(101)且位置最低的换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32)远离所述底壁(33)的侧边不超过第二切线(B);所述第二切线(B)为所述第二换热管(12)的与所述第二侧壁(32)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下方的切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33)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33)的低侧(333)与所述第一侧壁(31)连接,所述底壁(33)的高侧(334)与所述第二侧壁(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被配置为其内可形成低水位(331)和高水位(332),所述低水位(331)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底壁(33)相交,所述高水位(33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和/或,所述第二侧壁(32)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其中,H为所述底壁(33)的最低点(C)与所述第二侧壁(32)的最高点(D)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与所述底壁(33)之间形成的角a的角度范围为:130°-1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32)与所述底壁(33)之间形成的角b的角度范围为:100°-140°。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件(4),所述排水件(4)设于所述接水盘(3)的端部,所述排水件(4)上设有排水槽(41),所述排水槽(41)与所述接水盘(3)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件(4)包括端板(42),所述端板(42)设于所述排水槽(41)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32)的下游,所述端板(4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第二换热管(1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件(4)包括第一挡板(43)和第二挡板(44),所述第一挡板(43)和所述第二挡板(44)之间形成所述排水槽(41),所述排水槽(41)向所述接水盘(3)的斜下方延伸,所述第一挡板(43)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1)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挡板(44)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32)的上游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1)的槽底低于所述底壁(33),所述第一挡板(43)和所述第二挡板(44)均高于所述底壁(33),且均不高于所述第二换热管(1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的两端分别对应超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两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二换热器(2)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下方,所述底壁(33)高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最高区域(201)。

17.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远离所述底壁(33)的侧边不超过第一切线(a);所述第一切线(a)为所述第一换热管(11)的与所述第一侧壁(31)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上方的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还包括第二侧壁(32),所述第二侧壁(32)连接于所述底壁(33),且位于所述出风侧(102)的下游,所述第二侧壁(3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第二换热管(12)在所述出风侧(1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二换热管(12)为所述多个换热管(103)中非位于所述进风侧(101)且位置最低的换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32)远离所述底壁(33)的侧边不超过第二切线(b);所述第二切线(b)为所述第二换热管(12)的与所述第二侧壁(32)垂直的两条切线中位于下方的切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33)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33)的低侧(333)与所述第一侧壁(31)连接,所述底壁(33)的高侧(334)与所述第二侧壁(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被配置为其内可形成低水位(331)和高水位(332),所述低水位(331)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底壁(33)相交,所述高水位(33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和/或,所述第二侧壁(32)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2h;其中,h为所述底壁(33)的最低点(c)与所述第二侧壁(32)的最高点(d)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琦杜辉陈家荣林梓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