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15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46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有触控区和功能区,触控区包括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和绝缘层,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区块和第一引线,第二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二区块和第二引线,最外侧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的宽度大于其余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宽度的一半,从而增加触控区边缘的触控电极的面积,提升整体的触控效果,同时在绝缘层开有多个连通孔,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覆盖连通孔在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通过触控电极将连通孔进行遮挡,实现连通孔的外观不可见,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触控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尤其涉及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容式触控屏在触控面上划分为触控区和绑定区,绑定区环绕在触控区外围的四个边缘设置,为了保证触控区边缘的触控效果,通常会将部分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导线设置到在边缘的绑定区内。在现有的一种使用金属网格作为触控电极的触控屏方案中,仅在触控区的一侧边缘设置绑定区,另外三边均未设置绑定区,从而实现三侧无边框设计,这种设计大幅提升了触控屏的触控区的屏占比,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触控区未设置有绑定区的三边的边缘触控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相应设计来保证这三边边缘的触控效果,同时,这种方案的触控屏需要在触控区内部实现触控电极导线引导至绑定区,通常的设计是在两层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进行开口,并且将其中一层触控电极层的导线通过开口引导至另外一层触控电极层,但是这种方案中,绝缘层的开口在未与触控电极重叠的位置,容易在强光等环境中被用户观察到,影响了产品的外观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至少一个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触控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触控区和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置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边缘,所述触控区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均为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条交叉连接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网格线,所述第一引线与部分所述第一网格线重合,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条交叉连接并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网格线,所述第二引线与部分所述第二网格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线在所述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覆盖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p>

4.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触控区和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置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边缘,所述触控区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均为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条交叉连接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网格线,所述第一引线与部分所述第一网格线重合,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条交叉连接并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网格线,所述第二引线与部分所述第二网格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线在所述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覆盖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一触控层上的投影图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线和所述第二网格线的宽度为1-10μ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力李计考宋小来王士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