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和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86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选择3~9重量份的丹参和1~1.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为原料制备而成。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到制备不同内服剂型所需的各种基质和辅料中,制备成任何常规剂型的内服制剂。实验结果显示,丹参与苘麻子组合物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减轻肝脏脂肪病变程度,对高血脂症和脂肪肝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丹参与苘麻子组合物在降低血清TC、TG水平,减轻肝脏脂肪病变方面作用优于单味丹参和苘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具体指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人类 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高血脂症是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 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类无过量 饮酒史(每周饮酒精量小于40g),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临床病理特征,而 酒精性脂肪肝伴随有过量饮酒史。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的发病率逐年 升高,并被认为是隐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硬化、肝癌的相关性更 紧密。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比较,防治非精酒性脂肪肝更具意义,因为人群中绝 大多数是不饮酒者或偶尔饮酒者。至今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 NAFL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感染、缺氧等使 肝脏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的一 种病理状态。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 硬化四个从轻到重的病理阶段。单纯性脂肪肝是一病变较轻的临床过程,而脂肪性肝炎则 是公认的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因,据报道50 % NASH可进展为肝纤维化,15 %可发展 成肝硬化,3 %可发展成终末期肝衰竭,需要进行肝移植。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措施主要包括(1)病因治疗;(2)饮食疗 法;(3)药物治疗等。近年来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主要有A、降脂药物治疗,包括力 平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甘糖酯,银杏叶片等。B、保肝药物治疗,保肝药大体包括四类促 进肝细胞再生、协助肝细胞解毒、去除肝内过多脂肪和改善肝组织代谢的药物。如改善胰 岛素抵抗的双胍类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剂受体的高亲和力配体胰岛素增敏剂噻唑 烷二酮类药物(TZD),维生素B15的有效成分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具有促进胆碱合成、肝脂肪 分解,抑制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合成的作用。虽然保肝药物种类繁多,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的 双盲试验,难以评估其确切疗效。且大多数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因此对已有肝损害的患者来 说,用药应慎重,且要求合理用药,以免加重肝功能损害。中医古文献中并无与“脂肪肝”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认为可将其归 属于中医的积聚、肝痞、胁痛、痰浊、肥气、臌胀等范畴。由于化学合成药物治疗脂肪肝存在 很大的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治疗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为 原则,方法多样,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且在治疗的同时,对其相关联疾病如肥胖、高血脂、 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开发和研究防治脂肪肝的天 然药物,不仅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更有巨大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选择3 9重量份的丹 参和1 1. 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为活性组分进行组合,在该配比范围内,丹参和苘麻子具备 最佳的协同作用,对降脂和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本专利技术中丹参是指唇形科植物丹参fe/Wa mi It iorrhiza Bge.的根,具有活血化 瘀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苘麻子是指锦葵科植物苘麻^wiiAw theophrastii Medic.的干 燥成熟种子。别名冬葵子、青麻、葵子、白麻子,具有清热利湿化痰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组合物疗效最佳的重量配比为丹参9份,苘麻子1份。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方法一将配比量的丹参、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药材重量6 10倍水浸泡15分 钟 1小时,加热煎煮,第一次1. 5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挥发至稠膏状, 40°C 65°C烘干,粉碎得浸膏粉。方法二 将配比量的丹参药材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药粉,加入丹 参药材重量10 16倍无水乙醇于70°C以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得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得浸膏,再用浸膏重量6 10倍石油醚提取浸膏,直到石油醚提取液颜色接近 石油醚本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得丹参油备用;另将配比量的苘麻子药材于40°C 50°C 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药粉,加苘麻子药材重量8 12倍石油醚(60°C -90°C ),于常温 下过夜浸提2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得苘麻子油。将丹参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方法三将配比量的丹参在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药粉,另将配 比量的苘麻子药材于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药粉,分别或混和后利用超临 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 50°C,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力20 35MPa,乙醇浓度900 ml/L。将丹参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加入到制备不 同内服剂型所需的各种基质和辅料中,制备成任何常规剂型的内服制剂。如可以将方法一 所得到的浸膏粉直接制成茶剂、也可包于软胶囊内,制成胶囊剂,还可加入其它制剂辅料制 成片剂、颗粒剂等剂型。将方法二和三得到的丹参油和苘麻子油混合物包于软胶囊内,或者 加入适当辅料制成片剂、胶囊等剂型。根据中医对脂肪肝病的认识,以清热利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治则,专利技术人利用丹参 油部位与苘麻子油组合,并经过实验得到协同作用最好,效果最佳的配比,从而提出本专利技术 的中药组合物。由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丹参与苘麻子组合物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 固醇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减轻肝脏脂肪病变程度,对高血脂症 和脂肪肝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丹参与苘麻子组合物在降低血清Tc、TG水平,减轻肝脏脂肪 病变方面作用优于单味丹参和苘麻子。并且,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便于大规 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模型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2是正常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3是中药高剂量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4是中药中剂量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5是中药低剂量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6是西药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7是苘麻子油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8是丹参组HE染色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图; 图9是各实验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对照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275g丹参药材40°C烘干,粉碎成100目药粉,加药材重量10倍的无水乙醇于60°C回 流提取3次,过滤得滤液,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再用312g苘麻子药材重量5倍石 油醚提取浸膏,过滤,滤液回收得丹参油7. 2ml备用。另将312g苘麻子药材于40°C烘干,粉 碎成100目药粉,加10倍量石油醚(60°C -90°C ),于常温下过夜浸提,过滤,合并滤液减压 回收,得苘麻子油50ml。将丹参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包于软胶囊内,制成胶囊剂。实施例22550g丹参和312g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药材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与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3~9重量份的丹参和1~1.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为原料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与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3~9重量份的丹参和1~1.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为原料制备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丹参重量份为9份,苘麻子重量份为 1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将配 比量的丹参、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药材重量6 10倍水浸泡15分钟 1小时,加热煎 煮,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挥发至稠膏状,40°C 65°C烘干,粉碎得 浸膏粉,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将配 比量的丹参药材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药粉,加入丹参药材重量10 16 倍无水乙醇于70°C以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再 用浸膏重量6 10倍石油醚提取浸膏,直到石油醚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平莫新民郑绘刘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