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经济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58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济器,其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区段上的冷凝器出口、蒸发器入口与压缩机中间级入口;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具有与共同使用的冷凝器的壳体相匹配的轮廓,使得所述第一区段能够贴合冷凝器的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济器能够更好地匹配常规冷凝器的外轮廓,使两者在应用于制冷系统的整体布局中时,能够尽可能地贴合布置,从而大幅减小该套制冷系统所占据的横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中的零部件。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济器。


技术介绍

1、由于商用大型制冷系统承担了较大的制冷负荷要求,其零部件体积通常较大,因此其通常会占据极大的系统布置空间。更有甚者,当在此种制冷系统中采用低压制冷剂时,其将因为更大的蒸汽容积而需要占据相对更大的空间。例如,这具体可体现在制冷系统整体的布置宽度上的大幅增加。根据常规实验及经验数据可知,对于相同的容积,采用低压制冷剂的设计的制冷系统通常会三倍于采用中压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且该系统所应用的经济器的尺寸通常也将设计为原有的两倍大小。

2、考虑到低压制冷剂所具备的优秀性能,消费者一方面期望使用具有低压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然而,在另一方面,消费者并不期望接受因采用低压制冷剂而导致的整个制冷系统尺寸的大幅增加。这在设计系统时对于其尺寸及性能两方面的同时改善与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性能的同时极大地减小所占用布置空间的经济器。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性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具有内凹的弧形轮廓;且/或第二区段具有外凸的弧形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均流部,其在所述壳体内布置在所述冷凝器出口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部包括分别设置若干均流孔的第一均流板及第二均流板,所述第一均流板及所述第二均流板相互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具有内凹的弧形轮廓;且/或第二区段具有外凸的弧形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均流部,其在所述壳体内布置在所述冷凝器出口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部包括分别设置若干均流孔的第一均流板及第二均流板,所述第一均流板及所述第二均流板相互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板及所述第二均流板相互偏置0.5-1英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部靠近所述冷凝器出口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以便于液相制冷剂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均流部,其在所述壳体内布置在所述第一均流部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流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中间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流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萍M斯塔克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