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44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43
本技术公开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壳,机箱壳的顶面开有安装口,机箱壳的前侧可拆卸的设置有若干硬盘单元,硬盘单元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机箱壳内腔底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风扇模组和主板,主板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处理器模组,机箱壳的后侧角部设置有电源模组,机箱壳的背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二,所述机箱壳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含上板、下板和设于上板、下板之间的斜面连接板,所述上板的前端与风扇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的末端向远离电源风道一侧弯折,所述电源风道的出口正对电源模组;本技术有着散热性好、结构稳定、安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服务器,具体涉及到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


技术介绍

1、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45cm高)、2u、4u、6u、8u。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2、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机架式服务器相对于塔式服务器要节约空间,但是因为结构紧凑,散热性能较差;机架式的服务器cpu、电源、主板热量容易集中,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该方案有着散热性好、结构稳定、安装方便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壳,所述机箱壳的顶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盖体的安装口,所述机箱壳的前侧可拆卸的设置有若干硬盘单元,所述硬盘单元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所述机箱壳内腔底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风扇模组和主板,所述风扇模组位于主板的前侧,所述主板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处理器模组,所述机箱壳的后侧角部设置有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包含电源风扇,所述机箱壳的背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二,所述机箱壳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含上板、下板和设于上板、下板之间的斜面连接板,所述上板的前端与风扇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导风板下部依次分隔为一个电源风道和两个处理器风道,所述隔板的末端向远离电源风道一侧弯折,所述电源风道的出口正对电源模组。

3、上述方案中,机箱壳上设安装口,用于设置盖体,方便于内部部件的安装和维护,在硬盘单元上开设通风孔一方便于气流进入到机箱壳内部,风扇模组用于加速气流流动,对主板和处理器模组进行风冷,电源模组的电源风扇用于对电源进行风冷,机箱壳背面的通风孔二用于排出内部的高温气体,安装部用于对导风板进行连接定位,上板与风扇模组连接,高度对应,配合斜面连接板用于将风扇模组产生的气流集中导向到底部主板侧,提高风冷效果,通过隔板形成电源风道和处理器风道分别对应电源模组和处理器模组,避免气流交叉,温度过高,提高风冷效果。

4、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风扇的后侧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上板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柱卡合的安装槽。

5、通过连接柱与导风板上板配合定位,保证导风板安装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有卡合孔,所述上板的安装槽处设置有用于与卡合孔配合的卡块一。

7、通过设置卡合孔与卡块一配合,提高导风板与风扇模组间连接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斜面连接板包含前斜板、后斜板和侧板,所述后斜板与处理器模组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应。

9、前斜板位于后斜板的前侧,通过前斜板、后斜板实现将上层的气流集中导向到下侧主板处,提高风冷效率,后斜板与处理器模组宽度方向对应,保证足够的安装空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前斜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上部风口。

11、设置上部风口,使少量的气流从上层通过,带动上层热空气排出,对服务器上层进行冷却。

12、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模组包含中央处理器和位于中央处理器上方的散热器。

13、散热器包含若干金属散热鳍片,可以对中央处理器的热量进行传导,加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壳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与电源模组对应的出风孔,所述电源模组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孔。

15、通过进风孔方便于电源风道的气流进入电源模组内部,进行风冷,通过进风孔排出电源处的高温气体。

16、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插孔模组,插孔模组包含插线部,所述机箱壳的后侧设置有用于与插线部配合的安装插孔。

17、插孔模组的插线部用于与外部线缆插头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导风板和隔板对风扇模组的气流进行集中和导向,提高cpu、电源、主板处的散热效果,使用隔板隔开风道,保证cpu、电源处的低温气体供应,避免cpu处高温气体继续流到电源处,影响降温;

20、2.通过安装部、风扇模组与导风板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方便,保证了导风板的连接和定位稳定性;

21、3.通过导风板能够对内部电器件进行保护,避免电器件损坏,保证了结构稳定;

22、4.导风板设置前斜板、后斜板使结构紧凑,前斜板对风向进行导向,保证了对主板前侧的冷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所述机箱壳的顶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盖体的安装口,所述机箱壳的前侧可拆卸的设置有若干硬盘单元,所述硬盘单元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所述机箱壳内腔底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风扇模组和主板,所述风扇模组位于主板的前侧,所述主板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处理器模组,所述机箱壳的后侧角部设置有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包含电源风扇,所述机箱壳的背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二,所述机箱壳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含上板、下板和设于上板、下板之间的斜面连接板,所述上板的前端与风扇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导风板下部依次分隔为一个电源风道和两个处理器风道,所述隔板的末端向远离电源风道一侧弯折,所述电源风道的出口正对电源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风扇的后侧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上板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柱卡合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有卡合孔,所述上板的安装槽处设置有用于与卡合孔配合的卡块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连接板包含前斜板、后斜板和侧板,所述后斜板与处理器模组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上部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组包含中央处理器和位于中央处理器上方的散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壳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与电源模组对应的出风孔,所述电源模组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插孔模组,插孔模组包含插线部,所述机箱壳的后侧设置有用于与插线部配合的安装插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所述机箱壳的顶面开设有用于连接盖体的安装口,所述机箱壳的前侧可拆卸的设置有若干硬盘单元,所述硬盘单元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所述机箱壳内腔底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风扇模组和主板,所述风扇模组位于主板的前侧,所述主板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处理器模组,所述机箱壳的后侧角部设置有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包含电源风扇,所述机箱壳的背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二,所述机箱壳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含上板、下板和设于上板、下板之间的斜面连接板,所述上板的前端与风扇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导风板下部依次分隔为一个电源风道和两个处理器风道,所述隔板的末端向远离电源风道一侧弯折,所述电源风道的出口正对电源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风扇的后侧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上板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柱卡合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百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