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10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包括主架、两个横杆、入料槽和输料管,两个所述横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架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入料槽固定连接于主架的顶部,所述输料管固定连接于主架底部的前侧,前侧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通过设置壳体、第一通口、控位杆、第二通口、支撑组件和固位组件的配合使用,向后按压按键,带动控位杆向后移动,控位杆带动控位柱向后移动,控位柱通过控位件带动两侧活动杆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活动杆对拉簧进行拉伸,解决了现有上料机的输料管通常较长,且缺少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在通过输料管运输物料时,输料管易受力弯折倾倒,影响机器的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灌装机,尤其涉及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1、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末灌装机,颗粒灌装机,其中在粉末灌装机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一种上料装置,即粉末上料机,是一种物料输送机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塑料、冶金等行业,满足对粉体、颗粒、粉颗粒混合物的输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上料机的输料管通常较长,且缺少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在通过输料管运输物料时,输料管易受力弯折倾倒,影响机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具备可对输料管进行支撑,防止其受力弯折倾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上料机的输料管通常较长,且缺少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在通过输料管运输物料时,输料管易受力弯折倾倒,影响机器的使用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包括主架、两个横杆、入料槽和输料管,两个所述横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架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入料槽固定连接于主架的顶部,所述输料管固定连接于主架底部的前侧,前侧所述横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的内腔设置有控位杆,两侧壳体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输料管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曲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曲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固位槽。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位组件包括固位插杆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的后侧,两侧所述活动杆相反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位件,两侧所述活动杆相对一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两侧所述活动杆相对一侧的后侧均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固位插杆与固位槽配合使用。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通孔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通孔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分别与壳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位杆的顶部与控位件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控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柱,所述控位柱靠近控位件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按键。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曲板的顶部与输料管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杆靠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的表面相接触。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位插杆靠近第二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靠近固位槽内壁的一侧与固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簧远离活动杆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第一通口、控位杆、第二通口、支撑组件和固位组件的配合使用,向后按压按键,带动控位杆向后移动,控位杆带动控位柱向后移动,控位柱通过控位件带动两侧活动杆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活动杆对拉簧进行拉伸,解决了现有上料机的输料管通常较长,且缺少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在通过输料管运输物料时,输料管易受力弯折倾倒,影响机器的使用的问题。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输料管进行支撑,防止输料管过长,在出料过程中输料管受力弯折倾倒。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位组件,能够配合固位槽使用,当固位插杆进入固位槽的内腔后,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支撑杆与支撑曲板的安装固定。

13、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配合限位通孔使用,对活动杆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防止活动杆在移动时发生位置的偏移,通过设置活动杆,能够带动固位插杆进行移动。

14、5、本技术通过设置控位杆,能够带动控位柱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位柱,能够带动控位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位件,能够带动活动杆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按键,能够方便使用者按压控位杆。

15、6、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曲板,能够直接与输料管贴合,配合支撑杆对输料管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在连接杆的位置被固定后,完成对支撑杆与支撑曲板的安装固定。

16、7、本技术通过设置固位插杆,能够配合固位槽使用,当固位插杆进入固位槽的内腔后,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支撑杆与支撑曲板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拉簧,能够在拉簧受到活动杆拉伸后产生拉力,拉动活动杆进行复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包括主架(1)、两个横杆(2)、入料槽(3)和输料管(4),两个所述横杆(2)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架(1)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入料槽(3)固定连接于主架(1)的顶部,所述输料管(4)固定连接于主架(1)底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横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口(6),所述第一通口(6)的内腔设置有控位杆(7),两侧壳体(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口(8),所述输料管(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9),所述壳体(5)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9)包括支撑曲板(901)和支撑杆(902),所述支撑杆(902)固定连接于支撑曲板(901)的底部,所述支撑杆(90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3),所述连接杆(903)的两侧均开设有固位槽(9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10)包括固位插杆(1001)和活动杆(1002),所述活动杆(1002)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1001)的后侧,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反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位件(1003),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对一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004),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对一侧的后侧均开设有限位通孔(1005),所述固位插杆(1001)与固位槽(904)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孔(1005)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靠近限位通孔(1005)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孔(100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11)的两侧分别与壳体(5)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位杆(7)的顶部与控位件(1003)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控位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柱(12),所述控位柱(12)靠近控位件(1003)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10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按键(1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曲板(901)的顶部与输料管(4)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杆(903)靠近壳体(5)的一侧与壳体(5)的表面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插杆(1001)靠近第二通口(8)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8)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1001)靠近固位槽(904)内壁的一侧与固位槽(90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簧(1004)远离活动杆(1002)的一侧与壳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包括主架(1)、两个横杆(2)、入料槽(3)和输料管(4),两个所述横杆(2)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架(1)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入料槽(3)固定连接于主架(1)的顶部,所述输料管(4)固定连接于主架(1)底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横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口(6),所述第一通口(6)的内腔设置有控位杆(7),两侧壳体(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口(8),所述输料管(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9),所述壳体(5)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9)包括支撑曲板(901)和支撑杆(902),所述支撑杆(902)固定连接于支撑曲板(901)的底部,所述支撑杆(90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3),所述连接杆(903)的两侧均开设有固位槽(9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灌装机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10)包括固位插杆(1001)和活动杆(1002),所述活动杆(1002)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1001)的后侧,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反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位件(1003),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对一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004),两侧所述活动杆(1002)相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向宇刘兴潘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骋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