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压力的囊体式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外周静脉输液治疗和经皮内介入手术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其中经外周静脉导管置入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其他类似的手术现在普遍应用于临床;这些手术都会将医疗器械引入到相应的人体血管中;其中得到广泛运用的是塞丁格技术,将穿刺针刺入到动脉或静脉血管中,再将导丝通过穿刺针的内腔引入动脉或静脉,取出穿刺针,将扩张器穿过导管鞘止血阀进入导管鞘内腔,两者都具有管状结构,两者在近端由锁定结构锁住后一起进入动脉或静脉;待鞘管位置固定后,撤出扩张器;最终导管鞘可作为进出或更换各种介入器材的通道;
2、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先要将穿刺针穿过导管鞘中的密封结构,然后再撤出穿刺针将导丝穿过密封结构送入血管内,最后再将导管穿过密封结构送入血管中后抽出导丝;其导管鞘中的密封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要能够起到密封作用,而且能够顺利地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导管或其他的器械通过;
3、现有血管鞘的密封结构为设有十字开口的单个密封圈,单密封圈属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压力的囊体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1)、盖设于所述外鞘(1)顶端的上盖(2)和安装于所述外鞘(1)和所述上盖(2)间的自适应密封圈(3),所述自适应密封圈(3)包括中心开设十字开口的密封板(31)和固定于密封板(31)顶端的囊体(32),所述囊体(32)外圈固定在密封板(31)外围,所述囊体(32)内圈固定在十字形开口(311)外围,所述囊体(32)与所述密封板(31)间形成闭合的腔体(321),所述腔体(321)下方的所述密封板(31)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12),所述囊体(32)向中心围合形成泳圈状开口(322),所述泳圈状开口(322)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压力的囊体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1)、盖设于所述外鞘(1)顶端的上盖(2)和安装于所述外鞘(1)和所述上盖(2)间的自适应密封圈(3),所述自适应密封圈(3)包括中心开设十字开口的密封板(31)和固定于密封板(31)顶端的囊体(32),所述囊体(32)外圈固定在密封板(31)外围,所述囊体(32)内圈固定在十字形开口(311)外围,所述囊体(32)与所述密封板(31)间形成闭合的腔体(321),所述腔体(321)下方的所述密封板(31)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12),所述囊体(32)向中心围合形成泳圈状开口(322),所述泳圈状开口(322)位于所述十字形开口(311)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压力的囊体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32)靠近十字形开口(311)处的囊体(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森,陈茜,周悦,戴斌,
申请(专利权)人:红蓝泰科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