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93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57
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池体、气提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絮凝机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池体内部设置气提机构、进水机构、絮凝和出水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位于池体中连接于气提机构与絮凝机构的上方;气提机构包括气提管,进水机构的污水通过气提管的气提作用提升至助凝剂添加机构中;絮凝机构包括絮凝管组件和絮流板;絮凝管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絮凝反应管;助凝剂添加机构的污水经絮凝反应管形成微絮粒,流至絮凝区发生絮凝反应后从出水机构流出;通过气提将污水提升的同时实现与混凝剂的混合,在小体量农污处理场景中保证一定的混合强度,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农污处理装置化学除磷工艺中混合絮凝主要采用水力混凝和机械混凝两种方式。

2、但是针对小体量的农污处理应用时,由于水力混凝需要一定的水力损失才能实现絮凝效果,相应的需要絮凝装置的水深处于较低的位置,而小体量的农污处理场景下无法保证絮凝装置处于较低的位置;其次,机械混凝采用的絮凝装置则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来保证搅拌强度实现絮凝效果,小体量的农污处理场景下不利于安置额外的动力设备,不仅造成空间更加狭小还会增大能耗量;所以,现有的基于水力混凝和机械混凝方式所采用的絮凝装置在农污处理中均受到限制。

3、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适用于小体量的农污处理场景中,并且无须额外的动力设备还能保证一定的混合强度的絮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絮凝装置无法实现无须额外的动力设备还能保证一定的水损的适用于小体量的农污处理场景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包括池体、气提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絮凝机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池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划分为进水区和絮凝区;所述进水区中设置有所述气提机构和所述进水机构;所述絮凝区中设置有所述絮凝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固定于所述池体中并连接于所述气提机构与所述絮凝机构的上方;

3、所述气提机构包括气提管,所述进水机构的污水通过所述气提管的气提作用提升至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中;所述絮凝机构包括絮凝管组件和絮流板;所述絮凝管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絮凝反应管;所述絮流板连接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的内壁;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的污水经过所述絮凝反应管形成微絮粒后流出至所述絮凝区中,在所述絮凝反应管与所述絮流板的作用下发生絮凝反应后通过所述出水机构流出。

4、进一步地,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并排连接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的内壁,将所述絮凝区划分为多个廊道;所述絮凝反应管均布于所述絮凝区的多个所述廊道中。

5、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首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所述入水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套管,通过所述活动套管与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连通;通过调整所述活动套管的高度,以实现调整污水的跌水高度。

6、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末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污水通过所述入水管依次进入所述絮凝管组件中的多个所述絮凝反应管中形成微絮粒后从所述排水管流出至所述絮凝区中发生絮凝。

7、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絮凝反应管的内部设置有鲍尔球,用于干扰水流以形成旋流。

8、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反应管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用于与大气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气提管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剂投加口,混凝剂通过所述混凝剂投加口增至所述气提管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气提机构还包括空气管,所述空气管与所述气提管并列设置,所述空气管的底部与所述气提管的底部连通,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管进入所述气提管中。

11、进一步地,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包括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呈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混合槽的顶部与大气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进水区,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池体的底部,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进水区。

13、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于靠近所述进水区的位置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池体的底部,污水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至所述池体之外。

14、基于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工艺,应用上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5、s1: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进水区,将混凝剂加入所述气提管中;

16、s2:在所述气提管的气提作用下将污水输送至所述混合槽中;

17、s3:在所述混合槽中添加助凝剂,污水从所述混合槽进入所述絮凝反应管的跌水过程中与助凝剂混合,污水流经多个所述絮凝反应管并于所述絮凝反应管中形成微絮粒;

18、s4:污水从所述絮凝反应管中流出进入所述絮凝区,污水依次经过多个所述廊道,在所述絮凝反应管与絮流板的作用下发生絮凝反应后从所述出水管流出。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及工艺,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20、池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划分为进水区和絮凝区;进水区中设置有气提机构和进水机构;絮凝区中设置有絮凝机构和出水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固定于池体中并连接于气提机构与絮凝机构的上方;进水区负责储存未絮凝的污水,污水在絮凝区实现絮凝反应;

21、气提机构包括气提管,进水机构的污水通过气提管的气提作用提升至助凝剂添加机构中;使用时,在气提机构中添加混凝剂,通过气提搅拌保证混凝剂的混合效果,同时能将液位在混凝沉淀之前提升到一定高度,液位提升的同时保证与混凝剂的混合强度,同时助凝剂添加机构中添加助凝剂,污水从助凝剂添加机构中跌落至下方的絮凝机构中,在跌水过程中借助巨大的冲击力将污水与助凝剂进行充分的混合,保证了混合强度,可以实现在小体量农污处理场景中达到所需的混合强度,同时也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

22、絮凝机构包括絮凝管组件和絮流板;絮凝管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絮凝反应管;絮流板连接于絮凝区的池体的内壁;助凝剂添加机构的污水经过絮凝反应管形成微絮粒后流出至絮凝区中,在絮凝反应管与絮流板的作用下发生絮凝反应后通过出水机构流出;由于紊流板和絮凝反应管的共同作用,改变紊流流动的边界条件,增加紊流流动的边壁从而增加了流动的湍动度,形成扰流并在紊流板后形成漩涡区,增加絮凝区内微絮粒的接触碰撞次数和有效碰撞次数,以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完成絮凝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气提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絮凝机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池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划分为进水区和絮凝区;所述进水区中设置有所述气提机构和所述进水机构;所述絮凝区中设置有所述絮凝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固定于所述池体中并连接于所述气提机构与所述絮凝机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并排连接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的内壁,将所述絮凝区划分为多个廊道;所述絮凝反应管均布于所述絮凝区的多个所述廊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首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所述入水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套管,通过所述活动套管与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连通;通过调整所述活动套管的高度,以实现调整污水的跌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末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污水通过所述入水管依次进入所述絮凝管组件中的多个所述絮凝反应管中形成微絮粒后从所述排水管流出至所述絮凝区中发生絮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絮凝反应管的内部设置有鲍尔球,用于干扰水流以形成旋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机构还包括空气管,所述空气管与所述气提管并列设置,所述空气管的底部与所述气提管的底部连通,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管进入所述气提管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包括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呈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混合槽的顶部与大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进水区,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池体的底部,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进水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于靠近所述进水区的位置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池体的底部,污水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至所述池体之外。

10.一种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工艺,应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气提机构、助凝剂添加机构、絮凝机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池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划分为进水区和絮凝区;所述进水区中设置有所述气提机构和所述进水机构;所述絮凝区中设置有所述絮凝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固定于所述池体中并连接于所述气提机构与所述絮凝机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并排连接于所述絮凝区的所述池体的内壁,将所述絮凝区划分为多个廊道;所述絮凝反应管均布于所述絮凝区的多个所述廊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首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所述入水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套管,通过所述活动套管与所述助凝剂添加机构连通;通过调整所述活动套管的高度,以实现调整污水的跌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农污处理的小型混合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管组件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末端所述絮凝反应管连通;污水通过所述入水管依次进入所述絮凝管组件中的多个所述絮凝反应管中形成微絮粒后从所述排水管流出至所述絮凝区中发生絮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