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74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护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包括由混合均匀的1%~20%长链改性烷基硅烷树脂、0.1%~5%醇胺类化合物、1%~30%纳米材料及余量溶剂形成的乳浊液;其中,长链改性烷基硅烷树脂是烷基硅烷遇水脱醇并与硅油交联形成的。该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能够快速渗入金属内部实现防护效果,且其疏水疏油效果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直至稳定;其能够长期起到保护效果,经其处理后具有耐酸、耐碱、耐老化,可延长金属使用寿命,保持金属基色;并且稳定性较好,便于储存与应用。其制备工艺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护,具体来讲,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油的可适用于金属及混凝土的防护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金属防护行业的不断发展,防护材料也得以快速的发展,其经历了从早期的石蜡防护到现在的耐久环保型防护材料的发展历程。

2、早期的石蜡防护是在金属表面形成蜡膜,以起到隔水隔油的效果。但是,石蜡会严重阻碍金属的透气效果,导致金属内部湿气无法排除而引起锈蚀,而且石蜡保护的耐久性较差,需经常上蜡以保持防护效果。继而,发展出了非渗透性涂料。非渗透性涂料是一种防水性能很好的涂料,具有耐污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其易磨损且透气性差,容易引起金属腐蚀,此外对环境还有一定的污染。基于此,又发展出了另一种防护材料——渗透性涂料。渗透性涂料可在表层和内部微孔表层形成膜,具有防水防油的作用又不影响金属的透气性,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会遮盖金属本身的色泽和纹理。

3、基于以上各类金属防护材料的弊端,浸渍性保护剂与环保型浸渍防护剂相继产生。浸渍性保护剂是由强力的渗透作用渗入金属内部微孔进而形成纳米级球状保护层,从而起到保护金属的目的。虽然其具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合均匀的下述各组分形成的乳浊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改性烷基硅烷树脂是所述烷基硅烷与水在乙酸的作用下缩合生成中间体,然后所述中间体与所述硅油通过催化剂交联改性形成的;其中,所述烷基硅烷、水、乙酸、硅油及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0.1~1.0:1~1.2: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硅烷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己基三甲氧基硅烷、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合均匀的下述各组分形成的乳浊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改性烷基硅烷树脂是所述烷基硅烷与水在乙酸的作用下缩合生成中间体,然后所述中间体与所述硅油通过催化剂交联改性形成的;其中,所述烷基硅烷、水、乙酸、硅油及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0.1~1.0:1~1.2: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硅烷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己基三甲氧基硅烷、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油金属及混凝土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麒穆松蔡景顺刘建忠张浩刘凯刘光严郭政谢德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