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68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涉及虾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克氏原螯虾有机养殖包括塘口准备、施肥、种植水草、投放虾苗、投喂饵料、疾病防治和捕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雀稗、伊乐藻间隔种植,避免虾类争夺空间、自相残杀,实现长效净化养殖水体环境,提高虾苗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投喂天然海域捕捞、不适合人直接食用的海鱼及有机玉米为饵料,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渔药及化肥,实现125kg以上亩产,生产出健康、优质有机克氏原螯虾,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淡水虾类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虾类养殖,具体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淡水虾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和十足目。克氏原螯虾成体长约5.6~11.9cm,全虾由20个体节和19对附肢组成,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头胸部附肢13对、腹部附肢6对,体节之间以薄而坚韧的膜连接、可自由活动。全虾甲壳坚硬,额剑具有侧棘或额剑端部有刻痕,体表颜色随水质、蜕壳和不同生长阶段呈现不同体色,成虾多为红褐色,幼虾呈青、灰色。克氏原螯虾属杂食性虾类,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稻田与池塘养殖是当前主要养殖模式。

2、当前克氏原螯虾养殖中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水质改良剂、渔药及化肥十分普遍,由此衍生的养殖尾水排放、稻田土壤板结、重金属残留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养殖企业多关注养殖产量提升,对养殖水质、底质以及产品品质关注不足,寻找克氏原螯虾的生态养殖方法迫在眉睫。有机水产养殖作为国内外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已受到公众普遍认可和信赖。因此,实现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是促进克氏原螯虾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本方法通过雀稗和伊乐藻的间种,利用伊乐藻耐寒、雀稗耐高温的属性,达到长期保持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水质、底质稳定的目的。搭配投喂海鱼、有机玉米为饵料,不使用化学渔药、化学肥料、全价配合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实现有机养殖高品质克氏原螯虾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每年12月上旬至次年1月上旬清塘后开环沟、施入有机肥,待气温升至10℃,在环沟内以及塘口中央田坝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池塘塘埂四周设置塑料薄膜围栏防逃;

5、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投放克氏原螯虾虾苗,投放虾苗的第二天开始投喂海鱼,搭配投喂有机玉米,养殖60~75天,使用地笼网捕捞克氏原螯虾。

6、优选地,所述环沟内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的方式包括如下步骤:环沟外圈撒播雀稗,间隔45~55cm种植两列伊乐藻。

7、优选地,所述环沟的内圈设置围栏。

8、优选地,所述环沟的宽度为2.5~3m。

9、优选地,所述塘口中央田坝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所述间隔行距为0.5~1m。

10、优选地,所述虾苗投放量为17.5~20kg/667m2,虾苗规格200~240只/kg。优选地,所述雀稗的用量为8~12kg/667m2;所述伊乐藻采用扦插移栽法种植,将其茎秆切成长10~15cm的插穗,将3~5根插穗为一束插入底泥中,栽插深度2~3cm。

11、优选地,所述海鱼的投喂量为:养殖前期,海鱼日投喂量为虾苗投放总质量的5~10%;养殖中期,海鱼日投喂量为存塘虾总质量的3~5%;养殖后期,海鱼日投喂量降至存塘虾总质量的2~3%。

12、优选地,所述有机肥用量为150~200kg/667m2。

13、优选地,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所述生石灰用量为120~150kg/667m2。

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采用雀稗、伊乐藻间隔种植,其中雀稗茎秆质地坚硬,具备良好的扛倒伏能力,可以挺立在池塘水体中,不易被克氏原螯虾螯足夹断,克氏原螯虾栖息在雀稗的茎秆上可以实现隐蔽,避免虾之间的同类相残行为,提高虾苗成活率。同时,雀稗具备耐高温的特性,有助于高温天气保持池塘水质、底质的稳定。传统使用苦草、轮叶黑藻养殖克氏原螯虾,苦草基部白茎容易被克氏原螯虾螯足夹断,整株苦草沉入水中易腐败、变质,影响水质、底质,轮叶黑藻入夏后被虾夹断后,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导致水质恶化。本专利技术采用雀稗、伊乐藻间隔种植方式相比传统使用苦草、轮叶黑藻养殖克氏原螯虾更能够净化池塘养殖水体环境,控制水质和底质不变差,减少养殖过程换水频率,降低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的使用,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有机养殖。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科学投喂海鱼、有机玉米,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使用化学渔药和化学肥料,实现克氏原螯虾有机方式养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可获得健康、优质的有机克氏原螯虾,实现亩产125kg以上产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内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的方式包括如下步骤:环沟外圈撒播雀稗,间隔45~55cm种植两列伊乐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的内圈设置围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的宽度为2.5~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塘口中央田坝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所述间隔行距为0.5~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投放量为17.5~20kg/667m2,虾苗规格200~240只/kg;所述虾苗活力强,镜检无寄生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雀稗种子播种量为8~12kg/667m2,人工撒播;所述伊乐藻采用扦插移栽法种植,将伊乐藻茎秆切成长10~15cm的插穗,将3~5根插穗扎为一束插入底泥中,栽插深度2~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鱼的投喂量为:养殖前期,海鱼日投喂量为虾苗投放总质量的5~10%;养殖中期,海鱼日投喂量为存塘虾总质量的3~5%;养殖后期,日投喂量降至存塘虾总质量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的用量为150~200kg/667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所述生石灰用量为120~150kg/667m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内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的方式包括如下步骤:环沟外圈撒播雀稗,间隔45~55cm种植两列伊乐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的内圈设置围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的宽度为2.5~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塘口中央田坝间隔种植雀稗和伊乐藻,所述间隔行距为0.5~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投放量为17.5~20kg/667m2,虾苗规格200~240只/kg;所述虾苗活力强,镜检无寄生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俊张纪兵霍大文张林浩张林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