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0046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9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边坡上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开挖反向台阶,其中,反向台阶自边坡的底部延伸至边坡的顶部;沿河道流向间隔施工肋柱并在相邻的肋柱靠近边坡的一侧安装挡土板,形成肋柱式挡土墙,使得肋柱式挡土墙与边坡构成填土空间;每个肋柱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基础,肋柱上预留有锚孔;以预设层高在填土空间中分层浇筑泡沫轻质土并逐层铺设加固层,并在泡沫轻质土的顶层铺设防渗层;通过肋柱上预留的锚孔安装锚固件;在填土空间的上方施工路面结构层,以封盖填土空间并形成抗冲刷路基。本申请主要通过肋柱和挡土板构成的肋柱式挡土墙与边坡形成路基的基本结构,并借助柱结构有效减小了水流的冲刷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设,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1、由于地形限制和公路展线要求,山区公路多展布于沿河线,山区河流河床狭窄且河谷纵比降较大,季节性径流明显,水位、流速可以对河岸边坡造成较大的冲击能力和侵蚀能力。临坡河流水位、坡体裂隙水压和流水对边坡坡趾的淘蚀作用是引起临河路基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有实验数据及分析指出,水位突降、坡顶张拉裂缝积水、裂隙渗流效应、流水淘蚀作用不利于临河路基边坡抗滑稳定性,这些也是导致山区临河路基在雨季多发失稳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及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临河路基受水流冲刷易失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所述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在边坡上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开挖反向台阶,其中,所述反向台阶自所述边坡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边坡的顶部;沿河道流向间隔施工肋柱并在相邻的肋柱靠近所述边坡的一侧安装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边坡上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开挖反向台阶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肋柱式挡土墙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肋柱的底部设置的保护基础宽度L≥2m且L≥0.25H;其中,H为所述抗冲刷路基的高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台阶的宽度在所述边坡为土质地段时不小于2m,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边坡上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开挖反向台阶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肋柱式挡土墙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肋柱的底部设置的保护基础宽度l≥2m且l≥0.25h;其中,h为所述抗冲刷路基的高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台阶的宽度在所述边坡为土质地段时不小于2m,在所述边坡为岩质地段不小于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刷路基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柱为钢筋砼肋柱,所述挡土板为钢筋砼挡土板,所述肋柱与所述挡土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栋王明镜陈俊安戚邓波杨伟沈立吴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