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新型扁管、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及管路结构、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微通道换热器,均由集流管、扁管、翅片等部分组成,装配方式将扁管插到集流管内,制冷剂在集流管上面的支管进入管路系统,通过扁管内流动与扁管之间的翅片进行换热,再回经集流管上的支管回到压缩机系统中,从而达到制冷剂内循环,使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果。
2、如图1至图3,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现在集流管300内部插入定位杆100,利用定位杆100对扁管200插入深度进行定位,扁管200装配时抵住定位杆100后即表示装配到位,避免扁管与集流管内壁直接接触导致的扁管管堵,影响制冷剂流量,导致影响整机换热效果。待外部固定位置后再将定位杆抽出,再进行钎焊固定,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微通道换热器周转以及抽出定位杆操作,会导致扁管在集流管内插入的深度出现变动,且装配定位杆操作以及抽出定位杆操作费时费力,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劳动成本。
3、由于该操作方式需要使用定位杆操作,增加了装定位杆以及拆定位杆的操作,存在动作浪费,且定位杆在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为内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内凹半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内凹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凹字型结构。
5.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还包括集流管,所述扁管的两端插入集流管内部并与集流管固定,所述扁管之间设有翅片,所述扁管的两端部为内凹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为内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内凹半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内凹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结构的截面为凹字型结构。
5.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扁管,还包括集流管,所述扁管的两端插入集流管内部并与集流管固定,所述扁管之间设有翅片,所述扁管的两端部为内凹形结构,所述内凹形结构的两端为抵接定位部,所述抵接定位部与集流管的内壁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文,韦学广,王李生,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