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具体涉及一种易于铜死亡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精准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起源于次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的腺癌,约占原发性肝癌的20%,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icc起病隐匿,且极易侵犯肝周器官、组织、神经和淋巴结,因而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通常往往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彼时已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icc的治疗方法(肝切除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接受治疗的icc患者的1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依旧不如意(仅20%-40%),远比接受治疗的hcc患者预后差(50%-70%)。近年来,精准医疗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每个icc患者在病因、发病机制、免疫组化特征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针对上述情况,急需精准的诊疗策略以提高icc的远期生存率。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主要包括凋亡、自噬、铁死亡、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铜死亡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精准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从交集基因中筛选出易于铜死亡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关键基因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精准诊断模型表示如下:评分=CASP1基因表达量*13.2+CD274基因表达量*57.5+GZMB基因表达量*11.1+DAPP1基因表达量*10.5+EPSTI1基因表达量*9.7-44.7,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易于铜死亡的可能性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铜死亡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精准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从交集基因中筛选出易于铜死亡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关键基因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精准诊断模型表示如下:评分=casp1基因表达量*13.2+cd274基因表达量*57.5+gzmb基因表达量*11.1+dapp1基因表达量*10.5+epsti1基因表达量*9.7-44.7,评分越低,表示患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霄,徐俊杰,王雅丽,沈泽锋,蔡经纬,陶力野,郑俊浩,潘昊宇,林凯南,刘洋,李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