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煤渣的抑草控淤技术与方法,能够经济高效的控制湖泊水生植物蔓延和减缓湖泊沼泽化进程。
技术介绍
近50年来,由于自然的淤浅以及人为干扰,我国已减少了约3000个内陆湖泊,且消失的湖泊中绝大多数都是浅水草型湖泊。目前,天然湖泊萎缩退化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湖泊特有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乌梁素海、东太湖、白洋淀等大型草型湖泊湿地均已进入湖泊演变的快速衰退期,湖底抬高和沼泽化趋势十分明显。人为诱导下的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而导致的湖泊快速沼泽化被认为是草型湖泊的主要环境问题。在以大型水生植物响应型的草型湖泊内,各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过量生长,形成了极大的初级生产力。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大型维管束植物蔓延连片,扩展速度快,水体流动不畅,加速了沼泽化的进程;同时,植物死亡后残体沉积于湖底,生物填平作用明显,加速了底泥中有机物的累积速度,植被残体分解释放的氮、磷物质也加剧了湖泊的水环境恶化状况,给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造成了严重的负担。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到湖泊湿地的各项生态功能,严重制约了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煤渣的抑草控淤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表征的富营养化草型湖泊,利用煤渣的吸附功能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的水质条件和加速植物残体的分解,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湖泊水生植物的过度蔓延和生物淤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保山,蓝艳,李夏,王耀平,牛丽霞,庞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