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28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底部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检测器体,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在矿井中稳定运动的移动机构,在壳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位置的限位组件,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活动滚轮,以及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活动滚轮一侧的活动横柱,且活动横柱的一端贯穿壳体内侧并延伸至其内侧,在活动横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活动滚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定位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使得检测器体在巡检时更加稳定,避免巡检装置受到风力影响巡检不稳定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提升了巡检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巡检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在矿井中采掘煤炭会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而煤矿风井作为重要逃生通道,其设施的安全完备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通过巡检装置来定时对煤矿井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煤矿风井设施的安全性。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6295084b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立井井筒巡检机器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激光发射头和接收传输组件,所述激光发射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接收传输组件,所述检测单元和反射单元相配合,所述检测单元固定连接在移动单元上,下清灰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单元的下端,上清灰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单元的上端,保护单元在所述移动单元的上方。

3、现有的巡检装置是通过移动单元来驱动检测单元进行运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煤矿风井中的风力不同,对于风力较强的煤矿风井,难以稳定的带动检测器进行移动检测,容易受到风力影响,导致检测器巡检时发生晃动,而造成巡检结果不准确,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为此,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是极为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巡检时稳定性不强,导致检测器晃动而造成巡检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底部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检测器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在矿井中稳定运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位置的限位组件;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活动滚轮,以及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活动滚轮一侧的活动横柱,且活动横柱的一端贯穿壳体内侧并延伸至其内侧,在所述活动横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活动滚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定位座,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同时驱动若干个活动横柱运动的推动组件,在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动横柱的连接组件,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用于同时带动若干个活动滚轮转动的传动组件;

4、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侧的支撑架体,以及分别开设于若干个活动横柱一端的螺纹横槽,在所述螺纹横槽的内侧螺纹设置有一端与支撑架体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的螺纹横杆,在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同时带动若干个螺纹横杆旋转的转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体顶部用于驱动转动组件运转的驱动组件。

5、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体顶部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设置于主动齿轮轴心处的竖轴一,且竖轴一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和支撑架体转动连接,在若干个所述螺纹横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体转动连接的竖轴二,在竖轴二的顶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

6、优选的,在所述竖轴二上还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在锥齿轮一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与螺纹横杆一端固定的锥齿轮二。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竖轴一底部的蜗轮一,在所述蜗轮一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一,在支撑架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一转动的伺服电机一。

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活动横柱底部的转动横轴,且转动横轴与活动横柱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以及设置于转动横轴一端并位于壳体内侧的活动套管,转动横轴贯穿壳体并与活动套管滑动连接,且活动套管与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壳,且活动滚轮的轴体贯穿防护壳并与其转动连接。

9、优选的,在所述防护壳内侧设置有与活动滚轮的轴体固定连接的蜗轮二,在蜗轮二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二,且转动横轴另一端贯穿防护壳与蜗杆二固定连接。

10、优选的,在所述活动套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壳体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的连接横轴,在连接横轴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在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端面齿轮,在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端面齿轮转动的伺服电机二。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定位座顶部的滑动横槽,在滑动横槽内侧滑动设置有限位环体,在活动横柱靠近活动滚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横管,且活动横杆贯穿定位座一端与限位环体固定连接,在活动横管内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滑动横槽内并与定位座固定的复位弹簧。

12、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一侧的限位框体,以及设置于限位框体一侧并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框体,在限位框体内侧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限位轮,在活动框体内侧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轮,且两个限位轮分别与两个活动轮相互错开。

13、优选的,在所述活动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竖杆,在活动竖杆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与壳体固定的限位竖轨,在限位竖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活动竖杆螺纹连接的螺栓。

1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来带动检测器体在煤矿井中进行巡检操作,通过推动组件来驱动活动横柱和活动滚轮运动,活动滚轮与矿井内壁相接触,通过若干个活动横柱对壳体进行支撑,使壳体在矿井中保持平衡状态,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活动滚轮转动,以此驱使检测器体在矿井中进行巡检,有利于使得检测器体在巡检时更加稳定,避免巡检装置受到风力影响巡检不稳定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提升了巡检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巡检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推动组件来同时驱动活动横柱和活动滚轮运动,通过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的相互配合,带动螺纹横杆旋转,从而推动活动横柱和活动滚轮一起运动,活动横柱可以伸缩一定长度,而使得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煤矿风井,扩大了巡检装置的适用范围,提升了巡检装置的实用性。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来将定位座和活动横柱连接起来,在活动滚轮接触到矿井内壁时,活动滚轮推动定位座运动,定位座在活动横管外侧滑动,同时定位座挤压复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被压缩,复位弹簧为活动滚轮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助于活动滚轮与活动横管连接存在一定的弹性,防止活动滚轮在不平的矿井内壁上滚动时产生颠簸而影响巡检装置的稳定性。

18、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来为壳体提供限位作用,在煤矿风井中会设置有竖直的钢丝绳索,壳体上的限位组件定位在钢丝绳索上,限位框体内侧两端的限位轮与活动框体内侧两端的活动滚轮分别位于钢丝绳索的两侧,使得限位轮和活动滚轮在钢丝绳索上稳定转动,以此对壳体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提升了巡检装置巡检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1)底部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检测器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在矿井中稳定运动的移动机构(3),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位置的限位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44)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体(341)顶部的主动齿轮(3441),以及固定设置于主动齿轮(3441)轴心处的竖轴一(3442),且竖轴一(344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1)和支撑架体(341)转动连接,在若干个所述螺纹横杆(34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体(341)转动连接的竖轴二(3443),在竖轴二(3443)的顶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3441)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34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轴二(3443)上还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3444),在锥齿轮一(3444)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与螺纹横杆(343)一端固定的锥齿轮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45)包括固定设置于竖轴一(3442)底部的蜗轮一(3451),在所述蜗轮一(3451)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一(3452),在支撑架体(341)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一(3452)转动的伺服电机一(34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6)包括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活动横柱(32)底部的转动横轴(361),且转动横轴(361)与活动横柱(32)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以及设置于转动横轴(361)一端并位于壳体(1)内侧的活动套管(362),转动横轴(361)贯穿壳体(1)并与活动套管(362)滑动连接,且活动套管(362)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座(3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壳(363),且活动滚轮(31)的轴体贯穿防护壳(363)并与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壳(363)内侧设置有与活动滚轮(31)的轴体固定连接的蜗轮二(364),在蜗轮二(364)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二(365),且转动横轴(361)另一端贯穿防护壳(363)与蜗杆二(36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套管(36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壳体(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的连接横轴(366),在连接横轴(366)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367),在所述支撑架体(34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与传动齿轮(367)啮合连接的端面齿轮(368),在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端面齿轮(368)转动的伺服电机二(3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5)包括开设于定位座(33)顶部的滑动横槽(351),在滑动横槽(351)内侧滑动设置有限位环体(352),在活动横柱(32)靠近活动滚轮(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横管(353),且活动横杆贯穿定位座(33)一端与限位环体(352)固定连接,在活动横管(353)内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滑动横槽(351)内并与定位座(33)固定的复位弹簧(35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一侧的限位框体(41),以及设置于限位框体(41)一侧并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框体(42),在限位框体(41)内侧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限位轮(43),在活动框体(42)内侧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轮(44),且两个限位轮(43)分别与两个活动轮(44)相互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框体(4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竖杆(45),在活动竖杆(45)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与壳体(1)固定的限位竖轨(46),在限位竖轨(4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活动竖杆(45)螺纹连接的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1)底部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检测器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在矿井中稳定运动的移动机构(3),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位置的限位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44)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体(341)顶部的主动齿轮(3441),以及固定设置于主动齿轮(3441)轴心处的竖轴一(3442),且竖轴一(344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1)和支撑架体(341)转动连接,在若干个所述螺纹横杆(34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体(341)转动连接的竖轴二(3443),在竖轴二(3443)的顶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3441)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34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轴二(3443)上还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3444),在锥齿轮一(3444)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与螺纹横杆(343)一端固定的锥齿轮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45)包括固定设置于竖轴一(3442)底部的蜗轮一(3451),在所述蜗轮一(3451)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一(3452),在支撑架体(341)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一(3452)转动的伺服电机一(34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6)包括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活动横柱(32)底部的转动横轴(361),且转动横轴(361)与活动横柱(32)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以及设置于转动横轴(361)一端并位于壳体(1)内侧的活动套管(362),转动横轴(361)贯穿壳体(1)并与活动套管(362)滑动连接,且活动套管(362)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座(3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壳(363),且活动滚轮(31)的轴体贯穿防护壳(363)并与其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殷仕诚周晋王磊陈闯肖潇赵东新杜伟赵一鸣王冬冬王齐代静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