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16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49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包括纺粘无纺布基层,纺粘无纺布基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阻燃层,第一阻燃层的顶部粘接有抗静电层,纺粘无纺布基层的底部粘接有加强层,加强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的底部粘接有抗菌层。纺粘无纺布基层配合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可以提高该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效果,避免该纺粘无纺布易燃而引起火灾,在抗静电层的作用下,可以避免灰尘粘附在该纺粘无纺布的外侧,在抗菌层的作用下,可以避免人体皮肤沾染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具体为一种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纺粘无纺布,是将聚合物挤出、拉伸,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主要材质为涤纶和丙纶,具有耐高温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耐老化和透气性好等优点。

2、公开号为cn2165794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纺粘无纺布层外侧壁包覆所述面料基层,所述保护层粘接于所述面料基层外侧壁,所述保护层外侧壁设置所述拒水透气层,通过甲壳素层内热合连接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加强层,可以增强防粘无纺布的强度,且甲壳素层具有良好的安全无毒和抗菌性增加防粘无纺布的抗菌性,离子杀菌层可以提升纺粘无纺布的杀菌能力,竹炭纤维层能够增加无纺布吸附外部异味的功能,同时,由丙纶和涤纶两种纤维交织呈的斜纹面料组织结构组成的面料基层,提升了整个布料的耐高温性和耐老化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上述现有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虽然通过甲壳素层内热合连接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加强层,可以增强防粘无纺布的强度,且甲壳素层具有良好的安全无毒和抗菌性增加防粘无纺布的抗菌性,离子杀菌层可以提升纺粘无纺布的杀菌能力,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纺粘无纺布不具备阻燃功能,一旦着火则可能直接燃烧完,容易引起火灾和安全隐患,并且在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灰尘被收卷到成卷的纺粘无纺布内,目前使用的纺粘无纺布生产用清灰装置在使用时只是对纺粘无纺布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而清扫产生的浮尘会漂浮在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基层,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的顶部粘接有抗静电层,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的底部粘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底部粘接有抗菌层。

3、优选的,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由阻燃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制成,使纺粘无纺布基层具备阻燃性。

4、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层由采用阻燃剂处理的阻燃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阻燃层由芳纶纤维编织而成,纺粘无纺布基层配合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可以提高该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效果,避免该纺粘无纺布易燃而引起火灾。

5、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由经过抗静电处理的pp无纺布制成,抗静电层位于该纺粘无纺布的外侧,可以减少灰尘粘附。

6、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提高该纺粘无纺布的强度。

7、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包括活性炭层和竹炭纤维层,所述活性炭层粘接于第二阻燃层的底部,所述竹炭纤维层粘接于活性炭层的底部,抗菌层位于该纺粘无纺布的内侧,当该纺粘无纺布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以避免人体皮肤沾染细菌。

8、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该装置适用于上述中的一种纺粘无纺布,该生产装置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左右两侧的中下部均开设有供纺粘无纺布穿过的条形孔,纺粘无纺布从左方条形孔进入到清理箱内,从右方条形孔输出,所述清理箱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扫辊,所述清理箱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u形移动板,所述u形移动板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清扫辊,通过第一清扫辊对纺粘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清扫,通过第二清扫辊对纺粘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清扫,第一清扫辊和第二清扫辊相对转动,也就是当纺粘无纺布从左向右移动时,第一清扫辊逆时针转动,第二清扫辊顺时针转动,提高灰尘的清扫效果,并且第二清扫辊与第一清扫辊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纺粘无纺布;

9、所述清理箱的后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u形吸尘管,所述清理箱的后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u形吸尘管,所述第一u形吸尘管通过导流直管与第二u形吸尘管连通,所述清理箱的底部设有过滤箱,所述第二u形吸尘管通过l形导流管与过滤箱连通,通过第一u形吸尘管对第二清扫辊清扫的灰尘进行吸入,通过第二u形吸尘管对第一清扫辊清扫的灰尘进行吸入,第一u形吸尘管内的灰尘通过导流直管进入到l形导流管,l形导流管将第一u形吸尘管和第二u形吸尘管吸入的灰尘导入过滤箱内,所述清理箱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对清理箱起到支撑作用。

10、优选的,所述u形移动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清理箱内壁的前后两侧相贴合,所述u形移动板顶部的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管,所述清理箱内壁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内螺纹调节管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外壁,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清理箱内壁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丝杆驱动内螺纹调节管上下移动,通过手轮便于使用者驱动丝杆转动。

11、优选的,所述清理箱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安装座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穿过清理箱的前侧且与第一清扫辊转轴的前端同轴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清扫辊转动,从而使第一清扫辊对移动中的纺粘无纺布进行清扫;

12、所述第二清扫辊转轴的外壁且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从动轮,所述u形移动板的顶部且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后侧开设有矩形散热孔,所述矩形散热孔内设有防尘网,所述驱动箱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穿过驱动箱内壁的前侧且同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清扫辊位于第二清扫辊的正上方,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清扫辊转动,使第一清扫辊对移动中的纺粘无纺布进行清扫。

13、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内设有排风机,用于将过滤箱内的空气排出,从而使第一u形吸尘管和第二u形吸尘管的开口处产生吸力,进而将浮尘吸入;

14、所述过滤箱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有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颗粒物过滤板,所述颗粒物过滤板的右侧贯穿过滤箱内壁的右侧至外界,通过颗粒物过滤板对进入到过滤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过滤,避免灰尘排出至外界,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仓,所述锥形出料仓的底端设有带阀门的排料管,用于将掉落在锥形出料仓内的过滤物排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该纺粘无纺布及其生产装置,纺粘无纺布基层配合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可以提高该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效果,避免该纺粘无纺布易燃而引起火灾,在抗静电层的作用下,可以避免灰尘粘附在该纺粘无纺布的外侧,在抗菌层的作用下,可以避免人体皮肤沾染细菌。

17、2、通过第一清扫辊对纺粘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清扫,通过第二清扫辊对纺粘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清扫,通过第一u形吸尘管对第二清扫辊清扫的灰尘进行吸入,通过第二u形吸尘管对第一清扫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基层(23),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阻燃层(22),所述第一阻燃层(22)的顶部粘接有抗静电层(21),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的底部粘接有加强层(24),所述加强层(24)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阻燃层(25),所述第二阻燃层(25)的底部粘接有抗菌层(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由阻燃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层(22)由采用阻燃剂处理的阻燃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阻燃层(25)由芳纶纤维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21)由经过抗静电处理的PP无纺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4)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6)包括活性炭层(260)和竹炭纤维层(261),所述活性炭层(260)粘接于第二阻燃层(25)的底部,所述竹炭纤维层(261)粘接于活性炭层(260)的底部。

7.一种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适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该生产装置包括清理箱(1),所述清理箱(1)左右两侧的中下部均开设有供纺粘无纺布穿过的条形孔(10),所述清理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扫辊(2),所述清理箱(1)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U形移动板(3),所述U形移动板(3)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清扫辊(4),所述清理箱(1)的后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U形吸尘管(5),所述清理箱(1)的后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U形吸尘管(6),所述第一U形吸尘管(5)通过导流直管(7)与第二U形吸尘管(6)连通,所述清理箱(1)的底部设有过滤箱(9),所述第二U形吸尘管(6)通过L形导流管(8)与过滤箱(9)连通,所述清理箱(1)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移动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清理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相贴合,所述U形移动板(3)顶部的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管(30),所述清理箱(1)内壁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18),所述内螺纹调节管(30)螺纹连接于丝杆(18)的外壁,所述丝杆(18)的顶端贯穿清理箱(1)内壁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手轮(1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1)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安装座设有第二伺服电机(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输出轴的端部穿过清理箱(1)的前侧且与第一清扫辊(2)转轴的前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清扫辊(4)转轴的外壁且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从动轮(40),所述U形移动板(3)的顶部且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驱动箱(14),所述驱动箱(14)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输出轴的端部穿过驱动箱(14)内壁的前侧且同轴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通过传动皮带(17)与从动轮(4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清扫辊(2)位于第二清扫辊(4)的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9)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排风管(90),所述排风管(90)内设有排风机(12),所述过滤箱(9)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有U形板(91),两个所述U形板(91)之间滑动连接有颗粒物过滤板(13),所述颗粒物过滤板(13)的右侧贯穿过滤箱(9)内壁的右侧至外界,所述过滤箱(9)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仓(92),所述锥形出料仓(92)的底端设有带阀门的排料管(9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基层(23),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阻燃层(22),所述第一阻燃层(22)的顶部粘接有抗静电层(21),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的底部粘接有加强层(24),所述加强层(24)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阻燃层(25),所述第二阻燃层(25)的底部粘接有抗菌层(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基层(23)由阻燃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层(22)由采用阻燃剂处理的阻燃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阻燃层(25)由芳纶纤维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21)由经过抗静电处理的pp无纺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4)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6)包括活性炭层(260)和竹炭纤维层(261),所述活性炭层(260)粘接于第二阻燃层(25)的底部,所述竹炭纤维层(261)粘接于活性炭层(260)的底部。

7.一种纺粘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适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该生产装置包括清理箱(1),所述清理箱(1)左右两侧的中下部均开设有供纺粘无纺布穿过的条形孔(10),所述清理箱(1)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扫辊(2),所述清理箱(1)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u形移动板(3),所述u形移动板(3)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清扫辊(4),所述清理箱(1)的后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u形吸尘管(5),所述清理箱(1)的后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u形吸尘管(6),所述第一u形吸尘管(5)通过导流直管(7)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坚陈美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鑫荣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