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16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属于动物生态环境重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依据城市条件因素和熊猫种群数量,确定栖息地的选址与面积;S2、依据栖息地的选址,进行栖息地的地形营造;此过程通过建立并优化场地信息模型的方式,确定地形坡度,形成地形设计图纸;S3、现场地形施工完成后,使用天然材料或未经人工加工的材料,建设水体作为栖息地的水源;S4、在场地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竹类植物信息模型;依据栖息地选址处的日照辐射分析数据,以可视化方式配置竹类植物信息模型并优化,形成竹类植物配置图纸;本发明专利技术顺利的保障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对保护熊猫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生态环境重建,具体为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大熊猫城市栖息地均为各类大小不一的动物园。动物园由于其各方面的考量及制约因素,其作为栖息地内的地形地貌、水源和食物结构上均比较单一,使得熊猫的生存环境不够自然;此外,动物园作为城市栖息地,还易频繁遭受各类干扰,如游客噪音、光纤和垃圾污染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熊猫的身体健康,难以满足熊猫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开始对熊猫在城市中的栖息地及觅食区的构建工作进行研究,以期取代现有的动物园式城市栖息地,使大部分熊猫种群得以在更加自然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而如今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在城市中构建针对大熊猫栖息及觅食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该方法尽可能的使大熊猫栖息地具备了满足熊猫们栖息、饮水饮食和生长繁殖的条件,同时所受的外部干扰最小,由此顺利的保障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对保护熊猫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城市条件因素包括: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落差、坡度、道路和水系条件;其中,栖息地的选址所在的地形落差小、坡度平缓;栖息地的面积依据熊猫种群数量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栖息地的选址与面积确定后,沿栖息地外围边界构筑防护措施,以使栖息地形成封闭区域;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林带和环绕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城市条件因素包括: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落差、坡度、道路和水系条件;其中,栖息地的选址所在的地形落差小、坡度平缓;栖息地的面积依据熊猫种群数量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栖息地的选址与面积确定后,沿栖息地外围边界构筑防护措施,以使栖息地形成封闭区域;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林带和环绕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场地信息模型的建立过程为:获取城市地形图,经数据预处理,保留地形图中描述地形构造的三维信息图形元素,导入建模软件,生成栖息地选址处的场地信息模型;对场地信息模型中的地形坡度进行修改,令整个栖息地的最大坡度值小于20°;同时在场地信息模型中确定出建设水体的位置,令建设水体位置的特定范围内的最大坡度值小于5°,完成场地信息模型的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场地信息模型的优化过程中,令坡度确定后的向阳坡区域朝向范围为东南向至西南向,并使向阳坡一面的坡长大于背阳坡一面的坡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熊猫城市栖息地的觅食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建设水体的位置处于栖息地选址中的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渊刘建辉罗利杨根明王仙芝甘国攀韩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