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及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94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9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及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轴、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的供电层、贴合在所述供电层外壁上的数据采集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外壁上的无线传输层,所述供电层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电连接至所述无线传输层。数据采集层安装在车轴上,使其与车轮轴线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确保数据采集层对车轮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车轴依靠车轮与车厢之间拉开的一定间距,故而车轴上的数据采集层不易和车厢碰撞,因此数据采集层也就不易损坏。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数据采集层不论检测数据准确性还是使用寿命都获得了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数据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介绍

1、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车轮运行状态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乎到车辆正常安全运行。针对车轮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传感器现阶段一般是安装在车厢底部,但是由于车厢会有晃动的问题,不仅容易使传感器和车轮发生碰撞损坏,而且由此还会导致传感器和车轮中心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稳定,传感器检测结果准确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感器易损坏和检测结果准确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及轨道交通车辆。

2、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包括车轴、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的供电层、贴合在所述供电层外壁上的数据采集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外壁上的无线传输层,所述供电层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电连接至所述无线传输层。

3、本技术所述供电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电池、定位套和第二缓冲层,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缓冲层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所述定位套将所述电池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合在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

4、本技术所述定位套包括两个抱箍,两个所述抱箍的端部可拆式配合,所述抱箍的外壁内凹形成弧形槽,两个所述抱箍上的所述弧形槽拼接形成抱紧线槽。

5、本技术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定位套的边缘。

6、本技术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材质均为布基胶带。

7、本技术所述数据采集层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第一屏蔽层、第三缓冲层、采集器、第四缓冲层和第二屏蔽层。

8、本技术所述数据采集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缓冲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五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和所述第四缓冲层的材质均为纸基胶带,所述第五缓冲层的材质为布基胶带,所述第一屏蔽层贴合于所述供电层。

9、本技术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的材质为铜箔胶带。

10、本技术所述无线传输层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隔磁层、通信线圈和防水层,所述隔磁层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的外壁上。

1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辆参数监控结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数据采集层安装在车轴上,使其与车轮轴线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确保数据采集层对车轮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车轴依靠车轮与车厢之间拉开的一定间距,故而车轴上的数据采集层不易和车厢碰撞,因此数据采集层也就不易损坏。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数据采集层不论检测数据准确性还是使用寿命都获得了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轴、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的供电层、贴合在所述供电层外壁上的数据采集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外壁上的无线传输层,所述供电层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电连接至所述无线传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电池、定位套和第二缓冲层,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缓冲层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所述定位套将所述电池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合在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包括两个抱箍,两个所述抱箍的端部可拆式配合,所述抱箍的外壁内凹形成弧形槽,两个所述抱箍上的所述弧形槽拼接形成抱紧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定位套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材质均为布基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层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第一屏蔽层、第三缓冲层、采集器、第四缓冲层和第二屏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缓冲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五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和所述第四缓冲层的材质均为纸基胶带,所述第五缓冲层的材质为布基胶带,所述第一屏蔽层贴合于所述供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的材质为铜箔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层包括依次层状分布的隔磁层、通信线圈和防水层,所述隔磁层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的外壁上。

10.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轴、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的供电层、贴合在所述供电层外壁上的数据采集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数据采集层外壁上的无线传输层,所述供电层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电连接至所述无线传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电池、定位套和第二缓冲层,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缓冲层贴合在所述车轴外壁上,所述定位套将所述电池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合在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包括两个抱箍,两个所述抱箍的端部可拆式配合,所述抱箍的外壁内凹形成弧形槽,两个所述抱箍上的所述弧形槽拼接形成抱紧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参数监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定位套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席尚宾朱海斌谢树强马东鹏易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