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祥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39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属于通风设备领域。主要由风机、热交换器、保温壳体和管道组成;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保温壳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热交换器设置于保温壳体内,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风机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进行连接;风机通过管道将室外空气吸入和将室内空气排出并同时流经热交换器,同时流经热交换器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其中:风机和热交换器不设置于同一个保温壳体内,风机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以实现将系统的体积分散到较大空间内,进而使该新风系统能适应不同的楼宇或住宅的安装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属于通 风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的楼宇设计中,尤其是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楼宇,一般都会配备新 风系统,用于楼宇内部与外界之间进行空气交换以保证楼宇内部空气的清新。从功能上划 分,新风系统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只具备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简单功能的类型,具备热量 回收功能的类型,具备空气过滤功能的,具备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类型,具备向空气中 释放某些添加剂功能的类型,以及将上述类型复合的类型;其中的热量回收型在室外新鲜 空气传进室内的过程中与即将要排出室外的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交换,以实现在保证室内 外空气正常交换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达到高效节能环保之目的,广泛应用于 配备空调或暖气设备的房间,如申请号为200720063946. 8、名称为“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的 中国专利申请,又如申请号为200610031143. 4、名称为“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热电新风机”的 中国专利申请。现有的热量回收型新风系统是将风机、热交换器等功能组件整合在一个绝 热壳体内,以便于整体制造和安装,但却容易造成设备体积过大而不便于在普通住宅安装 (如在普通的公寓式住宅),尤其是空气流量大的型号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组合式新风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 组件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以实现将系统的体积分散到较大空间内,进而使该新风系统 能适应不同的楼宇或住宅的安装条件。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新风系 统,主要由风机、热交换器、保温壳体和管道组成;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保温壳体的数量 至少为两个;热交换器至于保温壳体内,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风机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 进行连接;风机通过管道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和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并同时流经热交换器,同 时流经热交换器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其中风机和热 交换器不设置于同一个保温壳体内,风机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在所述的风机中,用于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室内的风机 被设置于保温壳体内。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所有的风机都被设置于保温壳体内。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所述的管道为保温管。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在热交换器与保温壳体之间的空气通路上设置消音过滤 装置,用于降低噪音及过滤空气杂质。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增加外形尺寸与热交换器相同的模块,用于替换热交换 器,为本新风系统实现其它功能,所实现的功能由模块决定。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功能组件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系统的体积分散到较大空间 内,进而使该系统能适应不同的楼宇或住宅的安装条件;在安装时,系统的不同组件可根据 安装场地的环境条件而分散到不同位置,系统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外观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解析图;图4是图3对应的左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解析图;图6是图5对应的仰视图;图7是图6对应的右视图;图8是图6对应的前视图;图9是图6中的一个部件(即热交换器15)的透视图;图10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个部件(即空气净化模块)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的透视解析图;图12是图11对应的俯视图;图13是图11对应的前视图;图14是图11对应的右视图;其中,附图中1-保温壳体一,2-保温壳体二,3-保温壳体三,4-保温管一,5-保温管二,6_保温 管三,7-保温管四,8-保温管五,9-保温管六,10-管道接头一,11-管道接头二,12-管道接 头三,13-管道接头四,14-风机,15-热交换器,16-过滤芯架体,17-过滤芯一,18-过滤芯 二,19-过滤芯三,20-过滤芯四,F1-气流一,F2-气流二,F3-气流三,F4-气流四。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14都是说明同一个实施例 的原理。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保温壳体、保温管、风机、热交换器15组成;其中 保温壳体数量为3个,即保温壳体一 1、保温壳体二 2和保温壳体三3 ;保温管数量为6条, 即保温管一 4、保温管二 5、保温管三6、保温管四7、保温管五8和保温管六9 ;风机数量为 2个,其中一个风机为风机14,另一个风机设置于保温壳体三3内(该风机在附图中未示 出);风机14设置于保温壳体二 2内,热交换器15设置于保温壳体一 1内。保温管一 4接驳到管道接头一 10,进而通过管道接头一 10与保温壳体一 1上的一 个开口连接;保温管二 5接驳到管道接头二 11,进而通过管道接头二 11与保温壳体一 1上 的一个开口连接;保温管三6接驳到管道接头三12,进而通过管道接头三12与保温壳体一 1上的一个开口连接;保温管四7接驳到管道接头四13,进而通过管道接头四13与保温壳 体一 1上的一个开口连接;保温管三6的另一端与风机14连接,风机14的另一端与保温管五8连接;保温管四7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风机(该风机设置于保温壳体三3内)连接,该风 机的另一端与保温管六9连接;在这里,管道接头一 10、管道接头二 11、管道接头三12和管 道接头四13都由绝热材料构成,管道接头一 10、管道接头二 11、管道接头三12和管道接头 四13都可以连接到保温壳体一 1上的开口。在图2中,气流二 F2由风机14的吸力作用产生,气流一 F1由另一个风机(该风 机设置于保温壳体三3内)的吸力作用产生;气流二 F2在保温管二 5、管道接头二 11和保 温壳体一 1的引导下进入热交换器15中的一个气体通路,之后离开热交换器15、并在保温 壳体一 1、管道接头三12和保温管三6的引导下进入风机14,之后再经保温管五8离开本 实施例;气流一 F1在保温管一 4、管道接头一 10和保温壳体一 1的引导下进入热交换器15 中的另一个气体通路,之后离开热交换器15、并在保温壳体一 1、管道接头四13和保温管四 7的引导下进入另一个风机(该风机设置于保温壳体三3内),之后再经保温管六9离开本 实施例;气流一 F1和气流二 F2在热交换器15内分别走互相独立的气体通路,并且在热交 换器15内进行热量交换。气流一 F1代表从室内往室外排的气流,气流二 F2代表从室外往 室内流动的气流。如图3-4所示,风机14设置于保温壳体二 2内,保温管三6和保温管五8分别连 接到风机14,保温壳体二 2将风机14与外界隔离以减少热量损失。另一个风机(该风机设 置于保温壳体三3内)与保温壳体三3、保温管四7、保温管六9的连接方式与风机14采用 同样的方式(这在附图中未示出)。如图5-9所示,热交换器15设置于保温壳体一 1内,热交换器15可从保温壳体一 1上卸下;保温壳体一 1上设置有4个开口,这4个开口可以分别连接管道接头;在图6中 呈对角关系的两个开口之间连接热交换器15中的一个气体通路。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 15与保温壳体一 1之间气体通路上设置有吸尘的绵体,即在热交换器15与保温壳体一 1上 的每个开口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吸尘用的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主要由风机(14)、热交换器(15)、保温壳体和管道组成;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保温壳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热交换器(15)至于保温壳体内,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风机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5)进行连接;风机通过管道将室外的空气和室内的空气驱动并同时流经热交换器(15),同时流经热交换器(15)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其特征在于:风机和热交换器(15)不设置于同一个保温壳体内,风机和热交换器(15)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祥
申请(专利权)人:汪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