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71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09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包括底盘、移动轮、侧板及四连杆机构,所述底盘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盘的底部内腔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轮滚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该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带动移动轮滚动,从而实现对该装置的移动,有利于该装置在管道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管道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雨污水管道生产时,难免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怎样发现并修复这些质量缺陷,保证管道正常使用显得非常关键,以前采用两端橡胶气囊封堵,注水通过长时间观察水位变化判断是否渗漏等进行后续处理,操作时间长,花费成本大,具体缺陷位置不能准确定位。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026929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承载待检测管道的检测平台、多个相机以及与该多个相机电性连接的处理装置,该多个相机位于该待检测管道的各个方位上从不同角度获取待检测管道的多张图像。本技术的管道检测装置,利用三维视觉成像原理,可以快速检测不同型号的管道。但是该装置不能随意移动,难以在管道内灵活移动,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灵活移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包括底盘、移动轮、侧板及四连杆机构,所述底盘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盘的底部内腔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轮滚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

3、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凹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的设置,为各个零件提供了安装空间。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反向设置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相对分布的移动轮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且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带动移动轮滚动,从而实现对该装置的移动,有利于该装置在管道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管道进行检测。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架与凹槽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二电机起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

9、进一步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一连杆及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二连杆,两个第一连杆及两个第二连杆的底部均通过连接轴与侧板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连杆及两个第二连杆的顶端均通过转轴与支撑台的侧壁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第一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之间的配合,对支撑台起到了良好的支撑效果,且稳定性强,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便于对照明灯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利用率,实用性强。

11、进一步地,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底盘的上表面通过台体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轴部与第二齿轮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三电机,使得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两个第一连杆连接的连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台高度的调节。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的顶端与支撑台靠近顶端的侧壁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台在自身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

15、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的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部与连接摄像头的转轴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便于对摄像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管道内壁的多部位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果。

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带动移动轮滚动,从而实现对该装置的移动,有利于该装置在管道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管道进行检测。

19、2、该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通过两个第一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之间的配合,对支撑台起到了良好的支撑效果,且稳定性强,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便于对照明灯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利用率,实用性强。通过启动第三电机,使得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两个第一连杆连接的连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台高度的调节。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便于对摄像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管道内壁的多部位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包括底盘(1)、移动轮(2)、侧板(3)及四连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底盘(1)的底部内腔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轮(2)滚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3),两个所述侧板(3)通过四连杆机构(4)连接有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6),所述支撑台(5)的一侧通过连接板(10)连接有U型架(7),所述U型架(7)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反向设置的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轴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两个相对分布的移动轮(2)之间通过转动轴(12)连接,且所述转动轴(12)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与第二锥齿轮(1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与第二锥齿轮(1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6)通过电机架与凹槽(11)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4)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一连杆(17)及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二连杆(18),两个第一连杆(17)及两个第二连杆(18)的底部均通过连接轴(19)与侧板(3)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连杆(17)及两个第二连杆(18)的顶端均通过转轴与支撑台(5)的侧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7)连接的连接轴(19)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通过台体安装有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的轴部与第二齿轮(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7)及第二连杆(18)的顶端与支撑台(5)靠近顶端的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7)的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轴部与连接摄像头(8)的转轴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包括底盘(1)、移动轮(2)、侧板(3)及四连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底盘(1)的底部内腔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轮(2)滚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3),两个所述侧板(3)通过四连杆机构(4)连接有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6),所述支撑台(5)的一侧通过连接板(10)连接有u型架(7),所述u型架(7)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反向设置的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轴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两个相对分布的移动轮(2)之间通过转动轴(12)连接,且所述转动轴(12)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与第二锥齿轮(1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与第二锥齿轮(1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静李程郝建福韩松黄鹏飞金岩松康洪涛原晓辉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瑞霖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