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65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03
本技术提供了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包括支架、蓄电池以及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个数为二,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方位置,同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外壳、支架以及风扇,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方,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外壳,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支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轴一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支架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通过螺纹孔与所述双向螺纹杆进行连接,该技术中,在电机以及双向螺纹杆的作用下降温装置可以不停的进行位移,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蓄电池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更高效更全面的对蓄电池进行降温工作,保证了蓄电池在工作时的温度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螺母虚焊检测的,具体为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蓄电池的使用变得更加的普遍,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蓄电池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较高时就会影响到蓄电池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体化铅酸蓄电池,专利申请号:cn206250325u,该一种一体化铅酸蓄电池,它包括电池壳、单体铅酸蓄电池和电池盖。所述电池壳为矩形有底壳体,壳内由纵横交错排列的隔板分隔,相邻档之间预留夹层,电池壳四墙板外壁均布加强肋,前后两侧墙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电池盖与电池壳敞口端配合,电池盖的顶板上设有沟通电池壳内置夹层的通孔。所述单体铅酸蓄电池为12v狭长型铅酸蓄电池,单体铅酸蓄电池依次塞装到电池壳预留位置处并经内串连连接而成一整结构。本技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特别适合电信行业19号、23号标准机柜配套。

3、本人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研读的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布局较为合理的电池结构,但是仍存在问题,在蓄电池的工作过程中其产生的温度如不进行处理会产生效率以及安全的隐患,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包括支杆(1)、蓄电池(3)以及降温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5),个数为二,设置在所述支杆(1)的下方位置,同时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外壳(8)、支架(9)以及风扇(10),其中所述支架(9)设置在所述支杆(1)的下方,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外壳(8),所述风扇(10)设置在所述外壳(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传动轴一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7),所述支架(9)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9)通过螺...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包括支杆(1)、蓄电池(3)以及降温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5),个数为二,设置在所述支杆(1)的下方位置,同时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外壳(8)、支架(9)以及风扇(10),其中所述支架(9)设置在所述支杆(1)的下方,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外壳(8),所述风扇(10)设置在所述外壳(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传动轴一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7),所述支架(9)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9)通过螺纹孔与所述双向螺纹杆(7)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的两侧下方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呈包围状形成一个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直流非车载充电机集成式电气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涛张威牛海超王英会房红利郭小玲樊崇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金冠智能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