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流冰保护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5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上养殖网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流冰保护装置及应用,装置包括主体,为船艏形状,其前端面为曲面结构;减振器连接于主体的内侧,包括阻尼器和弹簧,弹簧缠绕在阻尼器上;锁链装置设置于主体的末端,由若干个固定件和锁链组成,固定件与主体末端固定连接;系泊系统的系泊缆绳一端连接主体,另一端连接锚链和大抓力锚,系泊缆绳上还设置有嵌入式浮球。该装置应用于海上养殖网箱,易安装、可拆卸,可以很好的嵌套在网箱的迎流侧,阻挡随海流而来的流冰,并将流冰导向两侧,防止流冰在养殖网箱周围堆积;该装置能为正在使用中的海洋装备解决冬季流冰问题,在无流冰的季节亦可将其拆卸,以减轻装备荷载;若储存得当,可供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养殖网箱,具体涉及一种抗流冰保护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1、人类从海洋中获取水产品的途径正逐渐由捕捞业转向水产养殖业,其中,海水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一个专门分支,海水养殖产品为居民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网箱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一种重要模式,但在我国黄渤海地区,网箱养殖深受冬季流冰的困扰。黄渤海地区,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四个海域在冬季会生成大量流冰,这些流冰的厚度可达5~10cm,流冰随海浪和海流漂流不断冲击养殖网箱,在网箱周围聚集,增加网箱荷载,破坏箱体结构,导致箱体倾斜或破损,易引起鱼群逃逸,危及养殖从业者的利益,造成经济损失。

2、抗流冰保护装置在海洋平台、光伏发电、航标灯等装备上均有涉及,但以往的抗流冰技术是在装备结构设计时就加入了抗流冰结构,根据装备与水面接触的位置,在结构中加入尖头支撑或具有破冰功能的破冰刀和破冰刺。这些抗流冰技术和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因为这些抗流冰装置与装备主体结构是一体的,因此流冰引起的荷载也会直接施加在装备上。而养殖网箱浮架为细长杆件,网衣是柔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35°,所述曲面的弯曲程度自曲面中心线向两侧逐渐减小,直至末端为光滑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中心线曲率为k,0<k<0.5,曲面中心线最大曲率kmax为0.29时,曲面厚度为0.8,曲面的平均曲率H为0.15±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个末端的侧面均为梯形形状,所述末端的端部开设有凹槽,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35°,所述曲面的弯曲程度自曲面中心线向两侧逐渐减小,直至末端为光滑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中心线曲率为k,0<k<0.5,曲面中心线最大曲率kmax为0.29时,曲面厚度为0.8,曲面的平均曲率h为0.15±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个末端的侧面均为梯形形状,所述末端的端部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橡胶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流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链装置由至少3个固定件和锁链构成,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的位置;所述固定件由固定杆和固定板构成,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板通过螺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