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插入和固定特性的柔性神经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1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本上平面的神经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包括:‑柔性基部;‑附接至所述基部的连接器线缆;‑从所述基部突出的一个或多个柔性轴,所述轴被布置成从所述基部的同一表面在同一平面中突出以形成梳状结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轴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触点,所述电极触点电耦合至所述连接器线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增强层,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近端部分上延伸,所述近端部分邻近所述基部;‑第二可吸收增强层,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远端部分上延伸,所述远端部分远离所述基部;其中在所述第一增强层与所述第二可吸收增强层之间存在交叠。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植入物,其包括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电极阵列。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阵列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的柔性电极阵列的阵列,目的在于大规模(高分辨率)的神经信号记录和脑或神经组织中的神经刺激。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种电极的多个针或梳形阵列的插入,从而形成3d阵列。它具有允许改进的插入性和随后的机械稳定性的特征。背景领域已经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在瘢痕组织形成和长期性能方面优于较硬的和(典型地)较大的基于硅或金属的电极阵列。可能的原因是由植入物相对于脑的连续移动引起的损伤或刺激的减少。通常,使用薄膜技术在诸如硅晶片之类的平坦载体基板上制造这种柔性电极阵列,之后将它们从载体释放。用于柔性电极阵列的常见材料是聚酰亚胺或聚对二甲苯-c隔离层以及贵金属电连接和电极材料,诸如铂、氧化铱、碳纳米管或pedot。典型的形状是源自一个或多个共同基部的针形,或针(也称为轴(shaft)或线)阵列。基部旨在被放置在神经组织的外部,而包含电极的针旨在穿透内部。为了允许与大量神经组织的高分辨率交互,需要插入电极的3d阵列。由于柔性电极阵列本质上太弱而不能通过其自身穿透脑膜或甚至脑组织,已经长久建立了在插入过程中暂时加强柔性神经电极阵列(通过涂层或通过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本上平面的神经电极阵列(1),所述电极阵列(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分具有大于或等于50微米以及小于或等于500微米的长度。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0)的远端尖端(12)具有小于45°的尖端角。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20)包括一个或多个孔(21)。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线缆(32)是分芯型多芯曲折线缆。

6.一种神经植入物(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基本上平面的神经电极阵列(1),所述电极阵列(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分具有大于或等于50微米以及小于或等于500微米的长度。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0)的远端尖端(12)具有小于45°的尖端角。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20)包括一个或多个孔(21)。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阵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线缆(32)是分芯型多芯曲折线缆。

6.一种神经植入物(100),所述植入物(100)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阵列(1)的所述基部(20)是借助于平台(130)来连接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30)是就地创建的。

9.如权利要求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阵列(1)被存放在可拆卸保持器(120)上,其中所述保持器(120)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赛森斯S·弗雷
申请(专利权)人:修复视觉植入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