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高机动性能的储能放热设备。
技术介绍
1、低谷电固体蓄热原理是将电网滞纳的低谷电能转化成热能储存起来,用于白天高峰电池供暖或供热水使用或者利用,属于清洁无污染产品。固体蓄热介质可以为高纯度氧化镁砖,也可以使用不锈钢板,固体蓄热设备工作有以下过程,首先是加热过程,在蓄热体内电热丝通电发热,由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存储于固体蓄热体中,主要是利用低谷电来加热蓄热池,满足白天高峰时段的用热需求。其次是放热过程,根据用户侧热量需求,设备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通过变频风机和水泵实现换热,将蓄热池的热量逐步释放出来。公开号为cn111219882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蓄热砖相对的两个表面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加热部件设置于半圆形凹槽中;蓄热砖包括贯通孔;贯通孔与空气通路连通,用于使空气与蓄热砖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空气;水循环部包括换热器和水循环通路;高温空气通过换热器与水循环通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用于产生高温水;水循环通路与外界储能容器连接,然而,该装置不便于移动,若外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高机动性能的储能放热设备,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蓄热体和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有滚移装置、热喷部和冷喷部,所述滚移装置包括轮槽(2)、轮杆(3)和滚轮,所述轮槽(2)为自所述壳体(1)的底面向上凹陷的直槽,所述滚轮包括轮轴、轮扇(4)和侧轮板,所述侧轮板为垂直所述轮轴的两端向外延展的圆盘板,所述轮扇(4)为自所述轮轴的表面向外延展的直板,所述轮扇(4)的中部有贯穿的扇中槽,所述轮杆(3)自所述轮槽(2)的上底面向下延伸穿过所述扇中槽并通过杆端套连接所述轮轴,所述热喷部包括前进气孔(5)、后退气孔(6)、堵孔板(7)、第一连动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高机动性能的储能放热设备,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蓄热体和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有滚移装置、热喷部和冷喷部,所述滚移装置包括轮槽(2)、轮杆(3)和滚轮,所述轮槽(2)为自所述壳体(1)的底面向上凹陷的直槽,所述滚轮包括轮轴、轮扇(4)和侧轮板,所述侧轮板为垂直所述轮轴的两端向外延展的圆盘板,所述轮扇(4)为自所述轮轴的表面向外延展的直板,所述轮扇(4)的中部有贯穿的扇中槽,所述轮杆(3)自所述轮槽(2)的上底面向下延伸穿过所述扇中槽并通过杆端套连接所述轮轴,所述热喷部包括前进气孔(5)、后退气孔(6)、堵孔板(7)、第一连动杆(8)、第二连动杆、推拉杆(9)和限杆套(10),所述前进气孔(5)为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面并位于前侧的所述轮槽(2)前方位置的通孔,所述后退气孔为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面并位于后侧的所述轮槽(2)后方位置的通孔,所述堵孔板为贴合在所述前进气孔(5)和所述后退气孔(6)下侧表面的平板,位于同一侧的前、后侧的所述堵孔板分别由所述第一连动杆(8)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8)之间通过第二连动杆连接,所述推拉杆(9)为自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中部水平向所述壳体(1)的后侧方向延伸的直杆,所述限杆套(10)为自所述壳体(1)的底面向外凸起的空心环形套,所述第一连动杆(8)插入间隔布置的所述限杆套(10)中,所述冷喷部包括迎面槽(20)和聚风管,所述迎面槽(20)为自所述壳体(1)的正面向内凹陷的、间隔分布的竖直槽,所述迎面槽(20)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下边缘齐平,所述聚风管包括全封管(21)、嵌入管和吹出管(22),所述全封管(21)为竖直的中空矩形管,所述嵌入管由嵌宽板和嵌长板组成,所述嵌宽板为自所述全封管(21)的两侧宽面板上边缘竖直向上延伸的直板,所述嵌长板为连接两侧的所述嵌宽板的同侧边缘的平面板,所述吹出管(22)为垂直所述全封管(21)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嵌长板一侧延伸的中空矩形管,在所述迎面槽(20)上有横架槽(23),所述横架槽(23)为自两侧的所述迎面槽(20)的相远侧侧面向内凹陷的矩形直槽,所述嵌宽板上有横架杆(24),所述横架杆(24)为自两侧的所述嵌宽板的外侧表面向外凸出的水平矩形杆,所述堵孔板(7)上有推管部,所述推管部为自所述堵孔板(7)的前表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直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机动性能的储能放热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陆,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太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