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6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感器包括基体、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基体包括多个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各基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电极层和第二绝缘层,电极层设于第一绝缘层,各基层的电极层依次电连接形成内电极,第二绝缘层设于第一绝缘层,且与电极层位于第一绝缘层的同一面,第二绝缘层具有分布于电极层的周侧的间隙,间隙至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subgt;1</subgt;,d<subgt;1</subgt;≥10μm,间隙填充有低介电常数介质,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于基体的两端,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电均电连接于内电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感器能够同时兼顾大电流和高自谐频率,阻抗频宽较宽、结构较简单、制备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感器通常有卧式结构和立式结构两种。其中,卧式结构的电感器的电流较大,而自谐频率较低,立式结构的电感器的电流较小,自谐频率较高。为了获得兼顾大电流和高自谐频率的电感器,现有通过在卧式结构的电感器采用低磁导率的铁氧体材料的方式,提高自谐频率,然而带来了阻抗频宽偏窄,无法同时兼顾低频和高频阻抗的问题。而立式结构的电感器可采用增加电极圈数的方式来提高电流,然而带来结构复杂、制备良率低的问题。

2、即,现有的电感器难以兼顾大电流和高自谐频率的同时,避免出现阻抗频宽偏窄、结构复杂、制备良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感器能够同时兼顾大电流和高自谐频率,且阻抗频宽较宽、结构较简单、制备良率较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包括基体、第一外电极以及第二外电极,所述基体包括多个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各所述基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电极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各所述基层的所述电极层依次电连接形成内电极,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且与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同一面,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所述间隙填充有低介电常数介质,所述第一外电极设于所述基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设于所述基体背离所述第一外电极的一端,所述第二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

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间隙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极层的延伸长度的百分之十。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自所述电极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极层的另一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背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留边量为l,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周侧方向的宽度为d2,0.1l≤d2≤0.8l。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相对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所述内侧面朝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所述电极层的内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内侧面的距离为d1,和/或,所述电极层的外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外侧面的距离为d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沿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1,所述间隙沿所述层叠方向的深度为h,0.1t1≤h≤1.5t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电极层沿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1,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沿所述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2,0.1t1≤t2≤1.5t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背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留边量为l,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沿所述电极层的周侧方向的宽度为d3,0.1l≤d3≤0.8l。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第一绝缘层;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低介电常数介质,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将形成有所述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形成基体,且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电极层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内电极;提供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将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基体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低介电常数介质,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包括: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所述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在所述间隙填充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第一绝缘层;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第一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所述第一介质包括耗材;将形成有所述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介质的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形成基体,且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电极层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内电极;对所述基体进行烧结,以去除所述耗材;提供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将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基体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内电极。

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第一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包括:

5、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所述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

6、在所述间隙填充所述第一介质。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还包括低介电常数介质。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基层的第一绝缘层设置电极层和第二绝缘层,并将多个基层依次层叠设置,使得各基层的电极层依次电连接形成内电极,并通过分别设于基体的两端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与内电极电连接,实现电性导通,即,电感器采用卧式结构,其电流较大,结构较为简单,且制备良率较高。同时,在第二绝缘层的间隙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间隙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极层的延伸长度的百分之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自所述电极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极层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背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留边量为L,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周侧方向的宽度为d2,0.1L≤d2≤0.8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相对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所述内侧面朝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所述电极层的内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内侧面的距离为d1,和/或,所述电极层的外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外侧面的距离为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沿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1,所述间隙沿所述层叠方向的深度为h,0.1t1≤h≤1.5t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电极层沿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1,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沿所述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2,0.1t1≤t2≤1.5t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背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留边量为L,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沿所述电极层的周侧方向的宽度为d3,0.1L≤d3≤0.8L。

10.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低介电常数介质,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一种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分布于所述电极层的周侧,且所述第一介质至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的距离为d1,d1≥10μm,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还包括低介电常数介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间隙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极层的延伸长度的百分之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延伸方向自所述电极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极层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背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留边量为l,所述间隙沿所述电极层的周侧方向的宽度为d2,0.1l≤d2≤0.8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被构造成绕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延伸的卷绕状,所述电极层的周侧面包括相对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所述内侧面朝向所述层叠方向所在的直线设置,所述电极层的内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内侧面的距离为d1,和/或,所述电极层的外周侧分布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至所述电极层的所述外侧面的距离为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沿多个所述基层的层叠方向的厚度为t1,所述间隙沿所述层叠方向的深度为h,0.1t1≤h≤1.5t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材质包括玻璃、陶瓷、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戴春雷易新龙李耀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