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22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5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包括输液港底座、储液槽、穿刺隔、扩展式基底;所述输液港底座为火山口状外结构,内腔体为倒立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储液槽为输液港底座内侧壁形成的凸字形腔体;所述穿刺隔安装在储液槽的顶端;所述扩展式基底安装在输液港底座内侧壁的底部,其中所述扩展式基底为双层抽拉结构,包括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两层之间通过榫卯固定结构连接,第一层结构固定,第二层结构能够相对第一层结构进行活动抽拉,使得扩展式基底宽度增大。该输液港通过将输液港底座设置有扩展式基底,将基底的宽度即覆盖面积变大,由之前2‑5cm扩展为4‑8cm,能够防止植入后翻转几率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技术介绍

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输液辅助装置,通过将输液港体植入皮下,并通过皮下隧道连接置入中心静脉的输液导管,即可通过穿刺港体来实现中心静脉输液的功能,对恶性肿瘤化疗、中心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当前的输液港根据置入部位不同可分为胸壁港和手臂港两种。胸壁港常置入于胸壁皮下,通过皮下隧道连接穿刺入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的输液导管;手臂港则常置入于上臂内侧皮下,通过皮下隧道连接穿刺入贵要静脉的输液导管。无论是胸壁港还是手臂港,埋入皮下的深度都为1.5cm左右,埋入前均需要对皮下软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以形成囊袋空间。但是,因患者的皮肤软组织弹性存在显著差异,且输液港植入手术操作者的经验和习惯存在差别,皮下囊袋空间的大小经常不能做到最佳状态。过小的囊袋空间会导致输液港港体无法成功植入,而过大的囊袋空间则会导致输液港港体的活动度过大,增加了后期输液港港体翻转的风险。

3、输液港港体翻转指的是输液港港体在植入皮下以后,在不恰当的外力或者囊袋过大的内因驱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港底座(1)、储液槽(2)、穿刺隔(3)、扩展式基底(4);所述输液港底座(1)为火山口状外结构,内腔体为倒立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储液槽(2)为输液港底座内侧壁形成的凸字形腔体;所述穿刺隔(3)安装在储液槽(2)的顶端;所述扩展式基底(4)安装在输液港底座(1)内侧壁的底部,其中所述扩展式基底(4)为双层抽拉结构,包括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两层之间通过榫卯固定结构连接,第一层结构固定,第二层结构能够相对第一层结构进行活动抽拉,使得扩展式基底(4)宽度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港底座(1)、储液槽(2)、穿刺隔(3)、扩展式基底(4);所述输液港底座(1)为火山口状外结构,内腔体为倒立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储液槽(2)为输液港底座内侧壁形成的凸字形腔体;所述穿刺隔(3)安装在储液槽(2)的顶端;所述扩展式基底(4)安装在输液港底座(1)内侧壁的底部,其中所述扩展式基底(4)为双层抽拉结构,包括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两层之间通过榫卯固定结构连接,第一层结构固定,第二层结构能够相对第一层结构进行活动抽拉,使得扩展式基底(4)宽度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港底座(1)和储液槽(2)为钛合金材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翻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隔(3)为硅胶材质的结构,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