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调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1、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也是导致脑卒中后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使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上肢将长期维持着屈曲的运动模式,而伸展功能难以恢复,这使得近1/3的脑卒中患者永久地丧失了工作能力。因此,如何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伸展功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皮层-脊髓运动神经元成对刺激(paired corticospinal-motor neuronalstimulation,pcms)是一种新型的神经调控技术,可通过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经颅磁刺激所诱发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与外周运动神经传导时间(外周运动神经电刺激所诱发的靶肌肉f波的潜伏期)的差值,确保经颅磁刺激所引发的下行运动信号,在正中神经/胫神经经电刺激所引发的逆行冲动信号之前3ms,优先激活支配上肢/下肢屈曲运动的脊髓前角神经元,从而诱导产生脉冲时间依赖性可塑(spike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stdp)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刺激器(3)和控制器(4)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头部,所述第一刺激器(1)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上臂,侦测装置(2)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前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分别通过线缆有线连接或通过通讯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刺激器(1)、侦测装置(2)以及第二刺激器(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刺激器(1)被配置成重复地施加电刺激,所述第二刺激器(3)被配置成重复地施加磁刺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刺激器(3)和控制器(4)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头部,所述第一刺激器(1)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上臂,侦测装置(2)被设置于检测对象的前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分别通过线缆有线连接或通过通讯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刺激器(1)、侦测装置(2)以及第二刺激器(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刺激器(1)被配置成重复地施加电刺激,所述第二刺激器(3)被配置成重复地施加磁刺激,且所述第二刺激器(3)引发的每个下行运动信号发生在所述电刺激引发的对应的逆行冲动信号之前nms,n的取值范围是2至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装置(2)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罡,张群,田闪,沈雪彦,曹悦,吴军发,朱玉连,吴毅,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