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82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具有螺纹形态的注射针头。应用于临床输液、取样、穿刺等过程的一次性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头表面为具有螺纹结构形态的螺纹表面,螺纹采用等距螺纹或变距螺纹,螺纹槽深(c)为0.01-0.10mm,螺纹槽宽(a)为0.02-0.50mm,螺距(b)大于1mm。螺纹沟槽可以是倒三角形,也可以是圆弧形和矩形等。在针管表面添加螺纹形态的目的是降低注射穿刺过程中针管的连续摩擦阻力,减少穿刺过程中针管对皮下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实现减痛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具有螺纹形态的注射针头。应用于临床输液、取样、穿刺等过程的一次性介入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输液注射、穿刺取样等介入治疗是临床医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注 射穿刺过程中器具对皮肤组织的破坏及其引起的疼痛是患者畏惧和回避治疗的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人类从出生伊始就要接种各种疫苗,发生各种病伤时需要各种穿刺和注射等医 疗救治。有效地降低受术者的注射、穿刺疼痛和机体损伤是当前医疗器械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针对注射、穿刺疼痛机理的研究表明,针尖引起的皮肤破损、针管的穿刺阻 力和穿刺过程中对皮下神经末梢的刺激是主要的疼痛根源。针对疼痛机理,已有报道的无 痛注射的主要方法有(1)微针技术。以胰岛素注射针和微针阵列为代表,这种无痛注射针 通过减小针管的直径,降低皮肤破损面积和对皮下神经的刺激,甚至注射过程中注射针仅 扎入表皮,不达到神经末梢层,而实现无痛目的。但是这种微针存在输液管径小,制造成本 高等弊端;(2)针尖锋利度优化。这是当前常规注射针头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优化针 尖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穿刺效果,但不能减少穿刺过程针管的阻力;(3)无针注射。无针注 射是利用高压射流直接把药物颗粒打入到皮下的一种技术,因为没有针穿刺过程,药品仅 达到表皮浅层,并且对药物的要求很高,实施成本昂贵;(4)注射技法。临床护理中术者通 过精湛的手艺,如局部按摩、提高穿刺速度和角度等方法都能实现无痛注射的目的,这种技 法主要依赖术者的手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注射器针头的上述种种缺欠和不足,提供一种表 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通过改变针头表面形态,减少注射穿刺过程中针头与皮肤组 织的摩擦阻力,由此降低注射穿刺过程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所述的注射针头表面为具有螺纹结构形态的 螺纹表面,螺纹采用等距螺纹或变距螺纹,螺纹槽深(c)为0.01-0. 10mm,螺纹槽宽(a)为 0. 02-0. 50mm,螺距(b)大于 1mm。螺纹凹槽横截面为倒三角形、圆弧形或矩形。所述的螺纹至少采用一条。所述的螺纹在针头表面的分布为全部或局部。本技术的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可用于静脉注射针、肌肉注射针、采 血针、活体取样、体液引流针等应用于体组织穿刺的所有注射、穿刺医疗介入器械。其临床 使用与常规注射穿刺器械相同,无特殊操作使用要求。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可应用于输液注射、穿刺取样等临床医疗领域中的静脉输液针、肌肉注射针、采血 针、活检等医疗介入器具。该注射针头通过在常规注射器针头表面加工螺纹结构形态,减少 针头与皮肤组织的摩擦阻力,实现注射、穿刺减痛目的。一般而言,在常规注射、穿刺过程中 锋利的针尖剖开皮肤,针头与皮肤组织产生摩擦阻力,疼痛主要来源于针尖对神经末梢的 刺激、针头与皮肤组织摩擦及其黏滞牵扯引起的神经刺激、异物材料的敏感等作用。本实用 新型公开的具有螺纹形态的针头,可减少注射穿刺过程中针头与皮肤组织的接触面积,消 除连续的黏滞摩擦引起的应力刺激的聚集和降低其刺激强度,在采用表面有润滑剂时,改 善润滑剂的分布和润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 (a)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 (b)是图1 (a)的螺纹结构局部放大图;图1(c)是图1(b) 3的局部放大图(螺纹凹槽横截面为倒三角形);图1(d)是图1(b) 3的局部放大图(螺纹凹槽横截面为圆弧形)。图2是针头表面螺纹结构示意图。图3(a)是针头表面横向顺条(大螺距)形态示意图;图3(b、c、d)分别是图3(a)的A-A,剖面图,其中图3(b)是螺纹凹槽横截面为 倒三角形,图3(c)是为螺纹凹槽横截面为圆弧形,图3(d)是螺纹凹槽横截面为矩形。图4(a、b)是其他类型注射、穿刺器械中的应用示意图。附图中1.针管连接座2.针管表面3.凹槽螺纹(条)4.针尖5.输液器连 接座6.输液器手柄7.子针a.螺纹槽宽b.螺距C.螺纹槽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接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即其实施方式。一种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是由针头(或穿刺器械)和其表面的凹槽形螺纹 构成,针头表面螺纹形态可以是倒三角形,也可以是圆弧形或矩形等。其针头表面的形态可 以是在管材制备工艺中滚压实现,也可以采用在针管上再次加工的方法制备。针头表面螺纹在同一针头上可以是等距单螺纹,也可以是变距多螺纹;螺纹槽深 (c)范围为0. 01-0. IOmm ;螺纹槽宽(a)为0. 02-0. 50mm ;螺距(b)大于1mm,直至螺纹变成 注射针表面顺条形状;针头螺纹分布可以是占据全部针管表面,也可以是局部。本技术的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可用于静脉注射针、肌肉注射针、采血 针、活体取样、体液引流针等应用于体组织穿刺的所有注射、穿刺医疗介入器械。其临床使 用与常规注射穿刺器械相同,无特殊操作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特点在于针管表面的凹槽形螺纹,以肌肉注射针为例,注射针头表 面具有凹槽形螺纹,螺纹凹槽面积占针管表面积的20%以内,其凹槽分布可以是参阅图1 所示,也可以参阅图3所示,含多个横向顺条形组成。在临床使用中,由于针管表面的连续 凹槽作用,减少了针头与皮肤组织的实际接触面积,并把针头与皮肤组织的连续摩擦变为间断摩擦,可以有效减少皮肤组织对针头表面的黏着牵滞摩擦阻力和对皮下神经末梢的刺 激。本技术公开的注射针头使用方法与常规注射针无异,术者使用没有特殊操作要求, 对于被术者由于减少穿刺摩擦阻力,可实现减痛效果。参阅图4所示,表面螺纹形态可用于静脉输液针,活检用的子母针等注射穿刺用 具。根据针管尺寸的大小,其螺纹可以是多重螺纹,也可以是单螺纹,或多个顺条形,且螺纹 凹陷处占针头表面积少于20 %。与肌肉注射针应用实例相同,表面具有螺纹的静脉输液针、 子母针、采血针等注射穿刺器械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表面接触面积和状态,实现减痛目的。 如采用表面润滑剂时,表面的凹槽形螺纹形态可加强润滑剂润滑效果,进一步降 低穿刺和摩擦阻力,进而实现减痛目的。针头表面形态加工可以在管材拉伸工艺中滚压完成,也可以在注射针成型后利用 机械、激光或化学刻蚀等方法制备。权利要求一种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头表面为具有螺纹结构形态的螺纹表面,螺纹采用等距螺纹或变距螺纹,螺纹槽深(c)为0.01 0.10mm,螺纹槽宽(a)为0.02 0.50mm,螺距(b)大于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螺纹凹槽横截 面为倒三角形、圆弧形或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 至少采用一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 在针头表面的分布为全部或局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具有螺纹形态的注射针头。应用于临床输液、取样、穿刺等过程的一次性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头表面为具有螺纹结构形态的螺纹表面,螺纹采用等距螺纹或变距螺纹,螺纹槽深(c)为0.01-0.10mm,螺纹槽宽(a)为0.02-0.50mm,螺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具有螺旋形态的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头表面为具有螺纹结构形态的螺纹表面,螺纹采用等距螺纹或变距螺纹,螺纹槽深(c)为0.01-0.10mm,螺纹槽宽(a)为0.02-0.50mm,螺距(b)大于1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茜金敬福齐迎春马毅刘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