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及提取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及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81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及提取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胶原蛋白、壳聚糖、交联剂合成载药生物膜包覆排湿止痒中药提取物,制得的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能够降低杂菌对药性的影响,延长制得的排湿止痒方组方的贮存和使用期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具体为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及提取工艺


技术介绍

1、排湿止痒是中医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调理和缓解与湿邪有关的症状,如湿疹、湿疮、痱子等皮肤病症以及湿气引起的一些疾病症状。这种方法的背景根植于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草药治疗经验。

2、中医理论认为,湿邪是一种病邪,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如环境湿重、不合理的饮食、情志不调等。湿邪侵入人体后,容易引起湿热、湿寒等体质失衡,导致湿疹、瘙痒等症状。因此,排湿止痒的治疗方法旨在清除体内的湿邪,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中医常常使用一系列中药来排湿止痒。这些中药通常被选配成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制定。一些常用的中药成分包括黄连、黄芩、苦参、地黄、黄柏、白芷、防风等,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燥湿、凉血止痒等作用。

3、然而现有技术中很少关注中药制剂的运输和贮存问题,尤其是排湿止痒方这种外敷型中药制剂,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氧化,杂菌入侵等问题,微生物可能会分解中药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导致其质量下降。这可能会降低提取物的疗效和功效。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如毒素或变质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中药提取物的安全性问题。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可能导致中药提取物产生异味或异味,影响其口感和气味。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中药提取物的颜色、外观或质地发生变化,使其不符合质量标准。微生物可以引发中药提取物中的化学反应,导致稳定性降低。这可能导致提取物的保质期缩短。

4、降低杂菌对药性的影响,延长制得的排湿止痒方组方的贮存和使用期限,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5、早在20世纪60年代化学家们提出了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生物药物领域,制备高分子药物载体成为改善药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此,高分子药物载体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而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高分子材料载体一直是医用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缓释系统是指药物能在指定时间内按预定的速度释放到指定的部位,它可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使药物在体内能够保持有效浓度,减小或消除副作用,特别是在植入或附于病区时,则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6、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其必须具备:(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能保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增殖能力和分泌基质;(3)具有可控的降解时间;(4)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对机体无毒副作用;(5)具有可消毒性。

7、鉴于天然的药物缓释载体相对于半合成、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低抗原性、相对稳定的理化性质等,使其成为21世纪主要的研究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认为将天然的药物缓释载体和排湿止痒方组方结合,制成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是提高排湿止痒方组方的贮存和使用期限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及提取工艺。

2、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包括以下原料: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粘合剂、稀释剂、ph缓冲液、水。

3、优选的,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10-20份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1-2份粘合剂、3-4份稀释剂、20-40份水。

4、所述粘合剂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5、所述稀释剂为蔗糖、乳糖、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6、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药材精确称量后,粉碎机打粉,筛分细度20-40目,筛余物继续粉碎至全过筛;

8、s2将1,3-丙二醇:1,3-丁二醇:纯水按照质量比15:15:70混合,得到提取用溶剂;

9、s3将药材:提取溶剂按照质量比1:6混合,加入提取罐中,搅拌混合均匀,浸泡100-140min;然后升温至50℃,搅拌并超声(28khz,1800瓦特)40min,4000-6000r/min离心,除掉药渣,收集滤液,得到粗液;

10、s4粗液置于5-8℃下静止24h,用高速离心机(12000-16000r/min)离心除渣,收集滤液,灭菌处理,得到排湿止痒中药提取液;

11、s5按质量份计,将1-3份壳聚糖、1-3份胶原蛋白、0.1-0.3份交联剂、80-100份冰醋酸水溶液混合,置于35-40℃下以100-2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载药膜溶液;

12、s6将步骤s4制得的排湿止痒中药提取液和步骤s5制得的载药膜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以100-200r/min转速搅拌40-60min,然后置于45-50℃下干燥,得到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

13、所述药材按质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2份白鲜皮、10份姜黄、10份茯苓、8份苍术、10份白术、4份红花、10份黄芩、6份甘草、10份防风、10份地肤子、10份苦参、10份陈皮、6份白及。

14、步骤s5所述冰醋酸水溶液的ph为2-3。

15、步骤s5所述交联剂为葡萄糖醛酸、醋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醋酸钙。

16、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计,将10-20份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1-2份粘合剂、3-4份稀释剂、20-40份水混合,以100-2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后制成片状,经干燥后,得到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

17、白鲜皮:白鲜皮通常用于清热解毒,对抗细菌感染。杂菌污染可能导致其活性成分的降解,降低其抗菌功效。

18、姜黄、白术、黄芩、甘草、苦参: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成分,对细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杂菌污染可能引入其他微生物,降低其纯度。

19、茯苓:茯苓通常用于清热利湿,对抗细菌感染有一定效果。杂菌可能导致其污染,降低其药效。

20、苍术:苍术富含挥发油成分,对抗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杂菌污染可能导致活性成分的降解。

21、红花:红花通常用于活血化瘀,杂菌污染可能引入有害微生物,导致安全问题。

22、防风:防风通常用于风寒感冒等,杂菌污染可能引入微生物,影响其药效。

23、地肤子:地肤子通常用于清热解毒,杂菌污染可能导致药物的降解和污染。

24、陈皮:陈皮通常用于理气消食,杂菌污染可能影响其质量。

25、白及:白及通常用于清热解毒,杂菌污染可能引入微生物,降低其药效。

26、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膜对排湿止痒中药提取物进行包覆,并且本专利技术对生物膜进行设计,采用壳聚糖、胶原蛋白交联,制备具有载药性的生物膜,从而还提升其对排湿止痒方组方的包封率,并降低杂菌对药性的影响,延长制得的排湿止痒方组方的贮存和使用期限。

27、另一方面,载药生物膜的包封率较差,部分排湿止痒方组方处于游离状态,这会导致初始排湿止痒方组方浓度极高,不利于人体吸收。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粘合剂、稀释剂、pH缓冲液、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蔗糖、乳糖、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按质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2份白鲜皮、10份姜黄、10份茯苓、8份苍术、10份白术、4份红花、10份黄芩、6份甘草、10份防风、10份地肤子、10份苦参、10份陈皮、6份白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冰醋酸水溶液的pH为2-3。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交联剂为葡萄糖醛酸、醋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醋酸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粘合剂、稀释剂、ph缓冲液、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蔗糖、乳糖、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止痒方组方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兴邓正贵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