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181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涉及空中交通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实验一‑实验十一,进一步考察不确定性情境下的适应性加工,操纵时间压力和高度变化线索,探究不同速度、高度变化和垂直间隔距离对冲突探测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结果证实冲突探测存在基于空间方位的感知偏差和距离‑超越‑速度偏差,个体更容易依赖距离信息进行轨迹比较,而不是时间估计,研究结果支持知觉的可利用性理论,表明个体在不同线索条件下,会采用多种策略进行直接知觉和间接计算的适应性加工,研究结果证实扩展的tau理论在客体中心的TTC估计中的适用性,个体会使用视觉变量、速度、距离、高度等信息来进行相对和绝对TTC估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中交通,具体为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空管、飞行员、火车管理者和运动员等职业都会涉及到对某个或多个运动客体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判断运动客体是否会发生冲突或碰撞,称为冲突探测(conflictdetection)。冲突探测研究可以推进多重客体运动研究,可以应用到交通、航空、运动、军事和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为航空“错忘漏”、自由飞行和自动化工具设计提供借鉴;

2、对运动客体到达或经过观察者的剩余时间的预测,称为碰撞或冲突时间(time-to-contact/time-to-collision,ttc)估计。

3、现有的技术对冲突探测进行任务分析,识别出两种类型的预测成分:相对ttc估计(哪个运动客体先到达指定目标),以及绝对ttc估计(估计运动客体同时到达目标时的碰撞时间)。已有研究多关注水平冲突探测,考察会聚角、相对速度和距离、快慢次序等因素的影响,却没有从ttc估计的视角来考察认知加工,没有区分辨别力和反应偏向的影响,也没有考察不同空间方位因素的影响,且研究结果不一致也难以解释。根据知觉的可利用性理论和扩展的tau理论,人类和动物的视觉具有高度适应性,会采用多种策略,除视觉变量外,距离、速度以及其他信息都会影响ttc估计,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不便建立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相同速度、空间方位、会聚角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4、a1:实验一、空间方位和会聚角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5、实验1a:31名被试(平均年龄18.68±0.91岁,范围17-20岁;男性11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6、实验1b:30名被试(平均年龄18.17±0.87岁,范围17-20岁;男性12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7、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智能完好,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自愿参加本实验,并获取相应报酬;

8、a2、实验二、空间方位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9、实验2a:32名被试(平均年龄18.66±0.90岁,范围17-20岁;男性11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10、实验2b:29名被试(平均年龄18.21±0.90岁,范围17-20岁;男性10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11、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12、s2、绝对速度、空间方位、会聚角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13、a1:实验三、空间方位和绝对速度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14、实验3a:31名被试(平均年龄18.48±0.81岁,范围17-20岁;男性9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15、实验3b:34名被试(平均年龄18.53±0.66岁,范围17-20岁;男性8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16、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17、a2:实验四、绝对速度、空间方位和会聚角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18、实验4a:32名被试(平均年龄18.34±0.90岁,范围17-21岁;男性10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19、实验4b:31名被试(平均年龄18.48±0.72岁,范围17-20岁;男性5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20、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1、a3:实验五、绝对速度、空间方位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22、实验5a:27名被试(平均年龄18.37±0.74岁,范围17-20岁;男性8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23、实验5b:35名被试(平均年龄18.51±0.78岁,范围17-20岁;男性6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24、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5、s3、速度比、空间方位、会聚角、快慢到达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26、a1:实验六、速度比、空间方位和会聚角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27、实验6a:32名被试(平均年龄18.59±0.98岁,范围17-21岁;男性11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28、实验6b:31名被试(平均年龄18.45±0.77岁,范围17-20岁;男性9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29、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30、a2:实验七、速度比、空间方位和快慢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31、实验7a:33名被试(平均年龄18.64±0.99岁,范围17-21岁;男性12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32、实验7b:31名被试(平均年龄18.42±0.81岁,范围17-20岁;男性9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33、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34、a3:实验八、速度比、空间方位、快慢到达和经过次序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35、实验8a:29名被试(平均年龄18.48±0.87岁,范围17-20岁;男性7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36、实验8b:32名被试(平均年龄18.47±0.76岁,范围17-20岁;男性8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37、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38、s4、时间压力和高度变化时的冲突探测绩效变化

39、a1:实验九、无时间压力时,速度和空间方位对冲突探测的影响

40、实验9a:39名被试(平均年龄18.41±0.85岁,范围17-20岁;男性10人)参与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冲突探测任务;

41、实验9b:42名被试(平均年龄18.52±0.92岁,范围17-20岁;男性9人)参加实验,执行模拟的空中交通ttc估计任务;

42、所有被试均报告身体健康,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43、a2:实验十、时间压力条件下,速度和空间方位对冲突探测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A1中,实验1a:实验开始时,被试坐在电脑屏幕前大约60cm处,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座椅的远近,眼睛平视前方的电脑屏幕,刺激在联想电脑17英寸液晶显示器上呈现,刷新率为60Hz,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实验所用的电脑型号以及配置统一,屏幕尺寸相同,屏幕比例均为0.8,被试仔细阅读完指导语后,开始练习,当正确率达到75%(视任务难度而异,任务简单时75%,任务困难时60%)以上时,说明被试认真阅读,熟悉并理解实验任务,可以开始实验,被试需要理解与整合各个符号的意义,预测飞机未来的相对位置,该任务主要涉及普通物理学中关于移动速度、方向和相对位置的知识,普通大学生完全可以胜任该任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A2中,固定会聚角为90度,系统操纵空间方位和经过次序,实验2a要求被试又好又快地判断飞机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实验2b要求被试又快又好地判断两架飞机多久会发生冲突,所有反应都是单击鼠标选择相应的选项(冲突探测:Yes,No;TTC估计:4min,5min,6min,7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的A1中,根据实验设计,飞机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以及数据标签等会有所不同,本实验只考察空间方位和绝对速度的影响,其他因素作为随机系统变量进行实验控制,两架飞机的速度相同,为简化任务难度和复杂性,速度只出现两种情况,54为绝对高速条件,36为绝对低速条件,飞机总是在相同高度水平飞行,因而只需考虑水平方向的冲突探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的A1中,根据实验设计,飞机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以及数据标签等会有所不同,本实验中,两架飞机的速度不同,分为两类:高速比和低速比,低速比条件下,两架飞机速度为45和36,而高速比条件下,两架飞机速度为54和36,飞机总是在相同高度水平飞行,因而只需考虑水平方向的冲突探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的A1中,根据实验设计,飞机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以及数据标签等会有所不同,速度相同时两架飞机速度均为45,而速度不同时两架飞机速度为54和36,飞机总是在相同高度水平飞行,因而只需考虑水平方向的冲突探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a1中,实验1a:实验开始时,被试坐在电脑屏幕前大约60cm处,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座椅的远近,眼睛平视前方的电脑屏幕,刺激在联想电脑17英寸液晶显示器上呈现,刷新率为60hz,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实验所用的电脑型号以及配置统一,屏幕尺寸相同,屏幕比例均为0.8,被试仔细阅读完指导语后,开始练习,当正确率达到75%(视任务难度而异,任务简单时75%,任务困难时60%)以上时,说明被试认真阅读,熟悉并理解实验任务,可以开始实验,被试需要理解与整合各个符号的意义,预测飞机未来的相对位置,该任务主要涉及普通物理学中关于移动速度、方向和相对位置的知识,普通大学生完全可以胜任该任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失误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a2中,固定会聚角为90度,系统操纵空间方位和经过次序,实验2a要求被试又好又快地判断飞机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实验2b要求被试又快又好地判断两架飞机多久会发生冲突,所有反应都是单击鼠标选择相应的选项(冲突探测:yes,no;ttc估计:4min,5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宁孙喜庆刘旭峰王卉王秀超武圣君金银川张玉婷曾令伟高云涛申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