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176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丙烯48‑80份、滑石粉8‑30份、增韧剂5‑22份、硬脂酸钾0.1‑0.5份、有机铋羧酸盐0.2‑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丙烯组合物在与水性漆结合前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在与水性漆结合后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较高的剥离力,且在后续的脱漆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全面的水性漆脱除,解决了保险杆领域脱漆难、损耗的问题,从而实现材料的高效高质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现有的废汽车塑料保险杠脱漆是回收再利用环节中的一道难题。传统的脱漆方法是将回收的保险杠整根进行打磨,然后清洗、破碎,耗时废工且容易脱除不干净,还伴随着二次污染,因此生产的破碎料或造粒料品质低下,用途受限。化学法是利用有机溶剂等对漆层进行溶解,使漆层与基体层分离除去的方法。使用有机溶剂导致后续废水处理比较难,环境污染比较大,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如何能够将保险杠脱漆更加完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成为塑料再生行业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48-80份、滑石粉8-30份、增韧剂5-22份、硬脂酸钾0.1-0.5份、有机铋羧酸盐0.2-0.5份。

3、专利技术人从材料的设计端开始,研究材料与水性漆的结合、脱离条件,通过提供上述质量份范围的组分,形成的聚丙烯组合物在与水性漆结合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与水性漆结合后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较高的剥离力,且在后续的脱漆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全面的水性漆脱除,解决表面覆有水性漆的材料在回收过程中脱漆难、损耗大的问题,实现聚丙烯组合物的回收利用。

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丙烯55-60份、滑石粉15-20份、增韧剂15-20份、硬脂酸钾0.2-0.3份、有机铋羧酸盐0.3-0.4份。

5、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进一步选择聚丙烯组合物中的组分的质量份在上述范围内时,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力学性能良好,在于水性漆结合后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较高的剥离力综合性能优异;并且在后续的水性漆脱除过程中,水性漆能够更大面积的脱落。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a)-(f)中的至少一种:

7、(a)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0-65g/10min;

8、(b)所述滑石粉的长径比为(2-12):1;

9、(c)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1200-4000目;

10、(d)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sebs中的至少一种;

11、(e)所述增韧剂的熔融指数为0.8-10g/10min;

12、(f)所述有机铋羧酸盐为月桂酸铋、异辛酸铋中的至少一种。

13、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进一步选择(a)-(f)中的至少一种时,能够帮助实现聚丙烯组合物涂水性漆前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在与水性漆结合后的剥离力更大,即两者的结合效果更优,不易剥离,同时当后续需要回收利用时,通过使用一定的脱除方法,也能够达到更大面积的脱除率,实现聚丙烯组合物的高效高质回收。

14、其中,聚丙烯的熔融指数的测试参照检测标准iso 1133-1-2011,测试条件为230℃,2.16kg;增韧剂的熔融指数的测试参照astm d1238-2010,测试条件为190℃,2.16kg。

15、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可为10-65g/10min之间的任意点值或任意两点形成的范围值,在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的熔融指数范围内,都能实现较优的综合效果,示例性地,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可为16-62g/10min、16-26g/10min、16-33g/10min、16-36g/10min、16-60g/10min等范围值,或者可为10g/10min、12g/10min、14g/10min、16g/10min、18g/10min、20g/10min、22g/10min、25g/10min、28g/10min、30g/10min、32g/10min、35g/10min、38g/10min、40g/10min、42g/10min、45g/10min、48g/10min、50g/10min、52g/10min、55g/10min、58g/10min、60g/10min、62g/10min、65g/10min等点值,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6-60g/10min;在26-60g/10min范围内时,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综合效果更优。

16、本专利技术滑石粉的长径比可为(2-12):1之间的任意点值或任意两点形成的范围值,目数可为1200-4000目之间的任意点值或任意两点形成的范围值,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滑石粉的长径比范围和目数范围内,都能实现较优的综合效果,示例性地,所述滑石粉的长径比可为(6-12):1的范围值,或者可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等点值,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所述滑石粉的目数可为1200目、1500目、1800目、2000目、2200目、2500目、2800目、3000目、3200目、3500目、3800目、4000目等以及1200-4000目中的任意点值,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

17、本专利技术增韧剂的熔融指数可为(0.8-10)g/10min之间的任意点值或任意两点形成的范围值,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增韧剂的范围内,都能实现较优的综合效果,示例性地,所述增韧剂的熔融指数可为1-8g/10min、3.6-5g/10min等范围值,具体地,所述增韧剂的熔融指数可为0.8g/10min、1g/10min、1.5g/10min、2g/10min、2.5g/10min、3g/10min、3.5g/10min、4g/10min、4.5g/10min、5g/10min、5.5g/10min、6g/10min、6.5g/10min、7g/10min、7.5g/10min、8g/10min、8.5g/10min、9g/10min、9.5g/10min、10g/10min以及0.8-10g/10min之间的任意点值,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

18、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且增韧剂的熔融指数为3.6-5g/10min;在3.6-5g/10min范围内且选择为乙烯-丁烯共聚物时,得到的聚丙烯聚合物的综合效果更优。

19、优选地,所述有机铋羧酸盐为月桂酸铋。

20、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当进一步优选滑石粉、增韧剂和有机铋羧酸盐为上述参数时,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综合性能更为优异。

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包括加工助剂0-1份。

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23、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混合物。

24、优选地,所述光稳定剂为苯并三氮唑光稳定剂、受组胺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25、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如下(a)-(f)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包括加工助剂0-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分混合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得聚丙烯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在制备汽车、家用电器上的应用。

8.一种聚丙烯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制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制成的制件和涂覆在制件表面的水性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如下(a)-(f)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包括加工助剂0-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旭陈平绪叶南飚俞飞陈嘉杰吴亦建崔毅秦炜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