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137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40
本申请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在围堰两端的钢板桩之间设置第一横撑,以让挖机避开所述第一横撑清理所述围堰内预设基底上方的空间;在所述预设基底上铺设封底层;在所述封底层上铺设隔水层以及涵洞底层;所述隔水层邻接所述钢板桩;所述涵洞底层邻接所述隔水层;拆除所述第一横撑,并以所述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在本申请中,充分利用涵洞底部与钢板桩本身的强度共同支撑荷载,节省内撑材料,减少支撑转换步骤,节省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淤泥质软土,水系发达的地区,需要设计涵洞泄水,一般是利用围堰创造涵洞的构筑空间。在涵洞施工过程中围堰内支撑钢板桩的内撑与涵洞的构筑施工冲突,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频繁转换支撑逐步创造涵洞的构筑作业空间,围堰受力形式为:钢板桩将荷载传递给圈梁及内撑,内撑承受全部荷载。

2、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支护转换使得作业空间受限,作业工序衔接不顺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风险。

3、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围堰施工需要频繁用内撑支撑荷载,内撑影响作业流畅度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涵洞底层与钢板桩本身的强度共同支撑荷载,节省内撑材料,减少支撑转换步骤,节省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围堰施工需要频繁用内撑支撑荷载,以创造结构作业空间。的问题。该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包括:在围堰两端的钢板桩之间设置第一横撑,以让挖机避开所述第一横撑清理所述围堰内预设基底上方的空间;在所述预设基底上铺设封底层;在所述封底层上铺设隔水层以及涵洞底层;所述隔水层邻接所述钢板桩;所述涵洞底层邻接所述隔水层;拆除所述第一横撑,并以所述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

2、示例性的,围堰的钢板桩的强度大于或等于标准强度,以让钢板桩在拆除第一横撑时能够满足支撑受力,保证安全性;该标准强度与围堰的基底深度相关联。所述围堰的基底深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基底深度。

3、应理解,为避免围堰内的出现桩位偏移,应指示挖机在围堰外进行施工作业;设置第一横撑时,为避免后续拆除该第一横撑后钢板桩不满足支撑受力,应在该第一横撑设置力感应器,实时监测该第一横撑的支撑负荷;可以先在该封底层顶部划出隔水层区域以及涵洞底层区域,以便于后续在封底层上铺设隔水层以及涵洞底层时,在所述隔水层区域铺设所述隔水层,在所述涵洞底层区域铺设所述涵洞底层,提高便利性。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以所述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之后,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横撑,以减轻钢板桩承受的负荷,延长围堰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横撑邻接所述涵洞的外壁以及所述钢板桩。

5、示例性的,在拆除第一横撑时,预留钢板桩与所述第一横撑的连接口,以便在后续设置第二横撑时基于该连接口进行设置。

6、应理解,在拆除第一横撑后,应尽快完成以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的施工步骤,因此,可以在拆除第一横撑前,预备好涵洞组件,以便于加快拆除第一横撑后完成涵洞构筑的施工速度。

7、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8、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充分利用涵洞底层与钢板桩本身的强度共同支撑荷载,节省内撑材料,减少支撑转换步骤,节省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围堰施工需要频繁用内撑支撑荷载,以创造结构作业空间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的强度大于或等于标准强度;所述标准强度与所述围堰的基底深度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的基底深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基底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之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所述第一横撑,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涵洞与所述钢板桩之间设置第二横撑,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所述第一横撑之前,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预设基底上铺设封底层,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机在所述围堰外施工作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围堰两端的钢板桩之间设置第一横撑,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钢板桩的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的强度大于或等于标准强度;所述标准强度与所述围堰的基底深度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的基底深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基底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涵洞底层为基础构筑涵洞之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所述第一横撑,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号邓凤华周舟刘少垚周琦许梓泓
申请(专利权)人: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