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13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19
本技术属于灌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储液箱,操作台上贯穿开设有框槽,框槽的内部设有放置框,操作台的底端设有调节结构,放置框通过调节结构可上下移动;设于操作台底端的支撑底架,支撑底架的底端贯穿开设有通槽,支撑底架上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移动支撑部分和固定支撑部分,固定支撑部分包覆在移动支撑部分外围,且固定支撑部分可上下调节。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可以达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支撑功能进行调换,使其便于装置的挪位以及确保放置的稳定性,增强了灌装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装装置,具体为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1、菌液肥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起到改良土壤、防治病害等功能,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适合的微生态生长环境,在菌液肥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灌装装置将菌液肥进行灌装。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灌装装置底部的普遍为垫块或移动轮其中一种支撑放置,该支撑方式功能单一,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支撑功能进行调换,从而影响灌装装置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4、2、现有灌装装置为了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容器,普遍对灌装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该调节方式易造成灌装管位置出现歪斜,使其菌液肥下落至别处,且若灌装管调节次数过多易造成管体连接处松动,从而导致发生菌液肥泄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灌装装置底部的普遍为垫块或移动轮其中一种支撑放置,该支撑方式功能单一,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支撑功能进行调换,从而影响灌装装置的使用,以及为了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容器,普遍对灌装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该调节方式易造成灌装管位置出现歪斜,使其菌液肥下落至别处,且若灌装管调节次数过多易造成管体连接处松动,从而导致发生菌液肥泄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包括:

3、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储液箱,所述操作台上贯穿开设有框槽,所述框槽的内部设有放置框,所述操作台的底端设有调节结构,所述放置框通过调节结构可上下移动;

4、设于操作台底端的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底端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底架上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移动支撑部分和固定支撑部分,所述固定支撑部分包覆在移动支撑部分外围,且所述固定支撑部分可上下调节。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撑部分包括镂空支撑垫块,所述镂空支撑垫块贯穿滑动连接于通槽的内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撑部分还包括插杆和插槽,所述插杆设于支撑底架的外侧壁,所述插槽从上至下开设于支撑底架内壁,所述插杆插接在插槽内。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支撑部分包括弹簧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于镂空支撑垫块的内部,所述弹簧连接于移动轮的顶端,且弹簧的另一端与镂空支撑垫块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支撑部分还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板对称连接于移动轮的顶端,所述限位槽对称开设于镂空支撑垫块的顶端,所述限位板贯穿于限位槽的内部。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操作台底端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与放置框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两侧且位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且连接座的侧壁等距连接有多个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箱体的前表壁安装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侧齿轮相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的底端通过抽液管安装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出液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安装于第二支撑架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在灌装装置挪位时,将插杆拔出下方的插槽,利用镂空支撑垫块开设的空槽内弹簧的弹力,带动镂空支撑垫块向上移动,移动轮露出,将插杆插入上方的插槽,接着推动灌装装置,移动轮滚动从而实现灌装装置的快速挪位,无需采用人工搬抬或拖拽的方式,增强了挪位的便捷性,另外,在放置时,将插杆拔出上方的插槽,接着向下按压镂空支撑垫块顶部,镂空支撑垫块向下罩设在移动轮的外部,其底部与地面接触,最后将插杆插入下方的插槽,能够增大了该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确保了灌装装置放置时的稳定性,该装置的支撑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支撑功能进行调换,增强了灌装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

13、2、该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在接液容器置于放置框内后,开启正反电机,正反电机驱动齿轮正反转动,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配合,可对放置框的放置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将容器的进口端与灌装管的出料端间距调节至最小,无需调节灌装管的高度,防止了调节灌装管致使位置出现歪斜而导致菌液肥下落至别处的问题,且也避免了灌装管调节次数过多从而易造成管体连接处松动导致发生菌液肥泄漏的弊端,提高了灌装效果,另外,齿条为多个,且呈等距均匀设置,可使得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容器,增强了灌装装置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分包括镂空支撑垫块(81),所述镂空支撑垫块(81)贯穿滑动连接于通槽(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分还包括插杆(86)和插槽(87),所述插杆(86)设于支撑底架(2)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7)从上至下开设于支撑底架(2)内壁,所述插杆(86)插接在插槽(8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部分包括弹簧(82)和移动轮(83),所述移动轮(83)设于镂空支撑垫块(81)的内部,所述弹簧(82)连接于移动轮(83)的顶端,且弹簧(82)的另一端与镂空支撑垫块(8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部分还包括限位板(84)和限位槽(85),所述限位板(84)对称连接于移动轮(83)的顶端,所述限位槽(85)对称开设于镂空支撑垫块(81)的顶端,所述限位板(84)贯穿于限位槽(8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1)包括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底端的箱体(111),所述箱体(11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2),所述空腔(112)的内部设有连接座(113),所述连接座(113)的顶端与放置框(10)相连接,所述连接座(113)的两侧且位于空腔(1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114),且连接座(113)的侧壁等距连接有多个与齿轮(114)相啮合的齿条(115),所述箱体(111)的前表壁安装有正反电机(116),所述正反电机(116)的输出端与左侧齿轮(11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的底端通过抽液管安装有液泵(12),所述液泵(12)的出液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灌装管(6),所述灌装管(6)安装于第二支撑架(4)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分包括镂空支撑垫块(81),所述镂空支撑垫块(81)贯穿滑动连接于通槽(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分还包括插杆(86)和插槽(87),所述插杆(86)设于支撑底架(2)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7)从上至下开设于支撑底架(2)内壁,所述插杆(86)插接在插槽(8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部分包括弹簧(82)和移动轮(83),所述移动轮(83)设于镂空支撑垫块(81)的内部,所述弹簧(82)连接于移动轮(83)的顶端,且弹簧(82)的另一端与镂空支撑垫块(8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液肥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部分还包括限位板(84)和限位槽(85),所述限位板(84)对称连接于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刘文明韩延镇李敏王加宁李伟林壮
申请(专利权)人:明洋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