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红茶菌是一种传统饮料,由绿茶,红茶水或两者混合在一起加糖发酵而成,其化学组成包括糖、有机酸、酒精、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特别是茶中含有抗氧化分子,如儿茶素等。由于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国内外红茶菌饮品的发展迅速,在公众对红茶菌的保健作用关注度不断上升的趋势下,红茶菌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2、目前,红茶菌发酵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发酵模式主要是利用菌膜和菌液进行接种,红茶菌菌液是主要产品,菌膜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纤维素,它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传统发酵模式需要消耗菌液和菌膜,实际产率因此较低。基于这种情况,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的红茶菌直投式发酵剂,其主要成分为冻干后的菌泥,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发酵剂中活菌浓度,但是缺点在于制备过程复杂且无法重复利用。此外,红茶菌是由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发酵的,而液体发酵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易控制。如果没有复杂的遗传控制系统或特定的营养条件,重复分批液体共培养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红茶菌发酵剂I的步骤和制备酵母菌发酵剂的步骤;
2.一种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红茶菌发酵剂II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1)和步骤(II1)中,所述的红茶菌菌体稀释,其与水的稀释比例为1:4~16,优选1:8;所述的红茶菌菌悬液,其活菌数≥1×107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3)中,所述的网格状模型为双层网格结构,先设计多条平行的长方体,长方体与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红茶菌发酵剂i的步骤和制备酵母菌发酵剂的步骤;
2.一种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红茶菌发酵剂ii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1)和步骤(ii1)中,所述的红茶菌菌体稀释,其与水的稀释比例为1:4~16,优选1:8;所述的红茶菌菌悬液,其活菌数≥1×107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3)中,所述的网格状模型为双层网格结构,先设计多条平行的长方体,长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用短长方体连接,组成双层网格结构的第一层,然后复制第一层,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叠加在第一层上作为第二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4)中,所述的网格状模型为四层网格结构,先设计多条平行的长方体,长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用短长方体连接,组成四层网格结构的第一层,然后复制第一层,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叠加在第一层上作为第二层,再复制第二层,相同方向旋转90°后叠加在第二层上作为第三层,最后复制第三层,相同方向旋转90°后叠加在第三层上作为第四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红茶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红茶菌发酵剂ⅰ和酵母菌发酵剂。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茶菌发酵剂ⅰ和酵母菌发酵剂在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秀东,董明盛,尹鑫涛,刘毅飞,王道营,徐为民,戴意强,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