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64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该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包括多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多个立柱以及横梁,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远离钢筋的一侧还通过插杆连接有卡接头,连接板与钢筋外露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座内设有卡接通道,卡接通道内沿卡接通道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接件,弹性卡接件能够在卡接头进入卡接通道时与卡接头抵接并向远离卡接头的一侧缩进,当卡接头进入弹性卡接件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后,弹性卡接件伸长对卡接头进行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的施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能够提高装配效率,提高抗震能力,且施工简单易操作,便于实现标准化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剪力墙,具体涉及一种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是综合了轻钢和混凝土机构的优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由钢筋构成的格构梁以及格构柱作为钢构骨架并形成多个格构空间,在格构空间内嵌入保温板后,再浇筑混凝土形成受力构件,经装配后形成墙体,适合应用于住宅建筑中,该结构体系中大部分部件可以在工厂提前预制,在施工现场组装、支模、浇筑混凝土即可,便于实现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化,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现浇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提高了墙体的承载能力,适合于多层住宅建筑体系。

2、但目前国内工程实际项目经验表明,预制网格剪力墙构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结构体系中的现场连接的节点多,两个独立的装配体之间的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搭接后都需要绑扎或焊接,工作量大,工期长,并且目前的结构体系缺少多道设防抗震机制,难以满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要求,比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201410182025.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装配式网格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施工工艺”的结构形式。该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网格剪力墙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包括多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多个立柱(2)以及多个横梁(3),多个立柱(2)分别用于连接左右相邻两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横梁(3)分别用于连接上下两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的外周预留有钢筋外露端(101);其特征在于,钢筋外露端(101)与立柱(2)以及横梁(3)之间均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6)具有半球面和底面,所述底面具有凹进部(61),所述插杆(5)上还设有活动件(8),所述活动件(8)具有第一表面(8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包括多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多个立柱(2)以及多个横梁(3),多个立柱(2)分别用于连接左右相邻两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横梁(3)分别用于连接上下两个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预制钢网格构墙板骨架(1)的外周预留有钢筋外露端(101);其特征在于,钢筋外露端(101)与立柱(2)以及横梁(3)之间均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6)具有半球面和底面,所述底面具有凹进部(61),所述插杆(5)上还设有活动件(8),所述活动件(8)具有第一表面(81)和第二表面(82),所述第一表面(81)靠近所述凹进部(61),且第一表面(81)配置为与凹进部(61)匹配的突出部,所述第二表面(82)为圆弧面,所述插杆(5)上还设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用于限制活动件(8)向远离卡接头(6)的一侧移动,所述弹性卡接件(72)能与所述活动件(8)的第一表面(81)抵接并移动至所述活动件(8)的第二表面(82)一侧,且能在活动件(8)的第一表面(81)嵌合在凹进部(61)后沿第二表面(82)移动至卡接头(6)的另一侧,以解除弹性卡接件(72)与卡接头(6)的限位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的端部还连接有用于调节卡接通道(71)长度的调节柱(74),所述调节柱(74)与所述卡接通道(71)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柱(74)位于所述卡接通道(71)的一端还连接有阻尼件(7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的外部还连接有缓冲槽(10),所述缓冲槽(10)与连接座(7)之间填充有高阻尼橡胶(20),所述缓冲槽(10)的外周固定有耳板(21),所述耳板(21)与所述立柱(2)或横梁(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两侧的缓冲槽(10)之间还通过sma钢棒(22)连接,所述立柱(2)具有纵向中轴线,所述sma钢棒(22)水平穿设于所述立柱(2)内,且与所述立柱(2)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格构复合墙结构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华秦卿邱继生任翔关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