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55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右幅灌注桩施工;右幅桥台结构基础采用群桩设计,其灌注桩数量根据路线宽度、桥台基础结构宽度、桥台高度、台背土压力以及结构受力设计要求而增减;步骤二:基坑开挖、截桩头,挖浅基础;步骤三:基坑开挖时,左幅浅基础一侧基坑开挖底面应开挖到岩层面;步骤四:右幅灌注桩一侧截桩头时,其截桩面应高出设计桩顶5cm,采用风镐或专业的截桩机破除桩头,然后人工对桩顶面进行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表面;步骤五:浅基础处打设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的在桥台左右幅地质勘查不一致或差异性较大时,仅采用灌注桩设计但施工时钻进岩石较为问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或市政工程领域,桥台基础结构采用灌注桩作为桥梁桩基较为常见,同时也存在扩大基础或浅基础的处理方式。但是针对同一个桥台同时采用灌注桩和浅基础相结合的基础形式较为罕见。桥台基础结构不仅仅要承受桥梁上部结构荷载,而且也要承受一部分台背土压力传递的荷载,因此不管是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都较为复杂,尤其是在斜交桥梁,其桥台地基基础布置均为斜向,需要与路线走向相匹配,因此对于设计或施工来说都带来不小的困难和难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有效解决的在桥台左右幅地质勘查不一致或差异性较大时,仅采用灌注桩设计但施工时钻进岩石较为问难的问题,或仅采用浅基础结构形式影响结构安全受力情况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右幅灌注桩施工;右幅桥台结构基础采用群桩设计,2排6根,其灌注桩数量根据路线宽度、桥台基础结构宽度、桥台高度、台背土压力以及结构受力设计要求而增减;灌注桩施工采用锤击冲孔的施工方法进行钻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其桩顶顶面超罐设计至少1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

4、步骤二:基坑开挖、截桩头,挖浅基础;右幅灌注桩施工完成且桩身完整性质量验收合格后,安排下一步灌注桩截桩头的工作;因为左幅为浅基础,应选择后施工的方法,若先施工浅基础,基坑开挖会对临近土体有扰动,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因此左右幅基坑开挖采用同时开挖、同时进行联系梁施工的方法;

5、步骤三:基坑开挖时,左幅浅基础一侧基坑开挖底面应开挖到岩层面,其岩石面应与地质勘查资料对比,同时检查裸露岩石表面岩石质量,经与相关方联合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其开挖宽度应满足设计宽度要求;

6、步骤四:右幅灌注桩一侧截桩头时,其截桩面应高出设计桩顶5cm,采用风镐或专业的截桩机破除桩头,然后人工对桩顶面进行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表面,以增强与系梁的连接性;

7、步骤五:浅基础处打设锚杆;

8、s1、浅基础一侧,一般开挖完的基础底面都是不平整的,因为地质岩层可能存在变化的,因此需要对基础底面进行找平处理形成找平层;找平采用素混凝土,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30,当地面层高差较大时,采用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

9、s2、钻孔;采用专用的钻孔机或风钻进行钻孔形成埋设孔,钻孔深度不小于1.5m,直径应为锚杆直径的1.25倍,钻完孔后,进行孔内杂物清理,采用水冲法进行清理;

10、s3、埋设锚杆;锚杆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直径不小于ф25,并涂有一层热镀锌层,埋入埋设孔孔内长度不小于1.5m,外露长度不小于1.5m,弯折长度不小于0.3m;

11、s4、注浆;锚杆埋设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保持其垂直度,采用水泥浆或强度不小于30mpa的注浆材料进行孔内注浆形成固定锚杆的固定结构,注浆应饱满,注浆时应保证锚杆2的垂直度,防止倾斜;

12、s5、浅基础上混凝土调平层的顶标高,与右幅灌注桩截桩后其上部的联系梁的底标高一致,以保证左右幅处于同一个标高内,以便于进行联系梁整体施工;左右幅联系梁的顶标高也应一致;

13、s6、联系梁施工;因为桥台左右幅基础底面处于同一个水平面,然后就按照联系梁的结构尺寸、钢筋布置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

14、s7、台身施工;

15、s8、基础开挖时,应结合开挖深度,采取合适的边坡防护方法,左右幅开挖深度不一致时,应采用最不利的边坡防护方式进行防护,以提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

16、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s1中,当浇筑厚度超过400mm,通过增加钢筋网片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采用直径为6mm的200mm*200mm布置形式的钢筋网片作为结构层,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5mm。

17、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s7中,桥台台身采用整体式施工;先进行联系梁顶面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然后在进行桥台台身钢筋绑扎、模板支设以及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桥台结构设置为整体式,可有效承受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荷载以及台背土压力。

18、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s8中,最不利的边坡防护方式采用自然放坡、打钢板桩或沙袋防护。

19、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锚杆加工由加工厂加工而成,然后通过运输车运送到现场,在现场堆放应摆放整齐,不能直接接触底面,放在支架上,防止锚杆被污染或锈蚀。

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由于桥梁总体布置与路线走向存在一定角度,是斜向的,同时也下穿当地道路;桥台地基基础布置形式也是斜向布置,其基础分左幅和右幅,左幅采用浅基础处理形式,右幅采用灌注桩基础结构,然后浅基础与灌注桩基础采用联系梁将左右幅基础连接一起,形成整体式基础结构形式,作为桥台基础;其上部为桥台台身,采用整体施工的方法,完成台身、台帽、翼墙等施工部位。通过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在桥台基础左右幅地质勘查不一致或存在差异性较大时,仅采用灌注桩设计但施工时钻进岩石较为问难的问题,也避免了仅采用浅基础形式影响结构受力安全的问题,或仅采用浅基础结构形式影响结构安全受力情况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同时在保证结构设计安全的情况下,优化了灌注桩设计数量,减少了工程造价成本。相对于已有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有以下优势:1)优化基础设计,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的情况下,降低了工程成本;2)如全部采用灌注桩施工,后期遇到岩石时钻孔速度较慢,同时会造成锤牙破坏严重,降低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机械磨损的程度;3)突破了对于一个桥台左右幅存在差异性地质条件基础处理困难的问题,采用了不同的地基基础结构形式共同受力、联系梁和台身整体施工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当浇筑厚度超过400mm,通过增加钢筋网片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采用直径为6mm的200mm*200mm布置形式的钢筋网片作为结构层,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7中,桥台台身(11)采用整体式施工;先进行联系梁(9)顶面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然后在进行桥台台身(11)钢筋绑扎、模板支设以及混凝土浇筑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8中,最不利的边坡防护方式采用自然放坡、打钢板桩或沙袋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2)加工由加工厂加工而成,然后通过运输车运送到现场,在现场堆放应摆放整齐,不能直接接触底面,放在支架上,防止锚杆(2)被污染或锈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当浇筑厚度超过400mm,通过增加钢筋网片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采用直径为6mm的200mm*200mm布置形式的钢筋网片作为结构层,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斜交桥台基础采用灌注桩与浅基础结合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7中,桥台台身(11)采用整体式施工;先进行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鹤张智博杨才张强张东升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