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019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微生物活性炭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秸秆切割成适当的碎片,并对生物粪便进行去液体部分的处理,同时对湿度进行控制,将处理后的秸秆和生物粪便混合物放入堆肥坑,持续搅拌并对湿度进行控制,同时注入氧气将混合物进行分解和发酵,将原料转化为有机物,将有机废弃物经过碳化处理转化为碳化物,然后加入共生微生物,基于微生物群落工程,选择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添加到碳化物中,提高植物根际的协同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混合和发酵过程确保微生物充分分布并与碳化物互动制备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炭肥保留了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活性炭,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因为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及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迁影响,让科学家开始重视生物炭之运用,因为它借由生物炭封存的方式,捕捉与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将它转化成非常稳定的形式,并储存在土壤中达数千年之久。

2、制作生物炭的现代方法是在低氧环境下用高温加热植物垃圾,使其分解。日前,气候专家找到了更清洁环保的方式,进行工业规模二氧化碳固定,利用巨型微波熔炉将二氧化碳封存在“生物炭”中,然后进行掩埋。这种特制“微波炉”将成为战胜全球变暖的最新利器。因此,该技术每年可以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几十亿吨二氧化碳。日前不少人将生物炭技术视为目前为止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尚方宝剑”,一种“气候变化减缓”战略和恢复退化土地的方式。有些专家甚至声称,生物炭可吸收如此多的二氧化碳,以至地球能恢复到工业化之前的二氧化碳水平。

3、然而传统的活性炭肥通常只提供碳质,缺乏其他养分,仍然需要农民额外施用其他肥料以满足植物的全面养分需求,同时传统活性炭肥的生产过程会导致有机物质的损失,减少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的长期健康不利,因此亟需一种可以低有机物损失的提供氮、磷、钾养分的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过程会导致有机物质的损失,难以满足植物的全面养分需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包括:

5、步骤1.原料准备,收集废弃物,包括秸秆和生物粪便,对废弃物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杂质,并对原料湿度进行调节;

6、步骤2.废弃物处理,将秸秆和生物粪便分解为有机物;

7、步骤3.进行碳化处理,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碳化物;

8、步骤4.加入共生微生物,基于微生物群落工程,采用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进行植物根际协同,并进行混合、发酵;

9、步骤5.加入碳固定微生物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

10、所述步骤5中,加入的碳固定微生物采用azospirillumbrasilense植物生长促进剂;

11、步骤6.加入磷溶解微生物提高土壤中的磷的可用性。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包括:

13、将收集的秸秆通过切割机切割成小的碎片,切割尺寸为20cm-25cm;

14、通过过滤筛除出秸秆中的杂质,包括石块、塑料、金属;

15、通过对生物粪便过滤筛去除大颗粒物质;

16、进行搅拌沉淀去除液体部分,每100kg粪便加入15l-20l纯水,采用搅拌机以200r/min-250r/min速度慢速搅拌,每100kg粪便持续搅拌40h-45h;

17、将搅拌后的粪便和水混合物静置5h-6h,采用排水泵将静置后底部的混合物抽出;

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还包括:

19、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湿度控制:

20、采用湿度计分别监控堆积的秸秆湿度以及混合物湿度;

21、秸秆湿度保持在30%-45%;

22、分辨湿度保持在35%-40%;

23、超出湿度范围时采用水雾喷洒增加湿度,采用风力风干降低湿度;

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2中,将秸秆和粪便混合物进行有机物处理步骤包括:

25、将处在步骤1湿度范围内的秸秆和生物粪便混合物,放入堆肥坑;

26、采用搅拌器以100r/min-125r/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搅拌;

27、同时采用湿度计进行混合物的湿度监控,秸秆粪便混合物湿度保持在30%-50%;

28、持续搅拌期间,每1kg混合物往堆肥坑中注入5l-8l的浓度为20.9%的氧气进行分解、发酵;

29、持续对堆肥温度进行监测,温度保持在50℃-65℃之间;

30、堆肥持续发酵4周-5周,期间每隔45min持续搅堆肥4h,间隔的45min为持续静置发酵;

3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对有机物进行碳化处理步骤包括:

32、碳化处理前,预热碳化反应器,将碳化反应器温度升温至350℃到450℃之间;

33、将步骤2中发酵后生成的有机混合物加入碳化反应器,选用碳化炉和气化炉;

34、控制碳化反应器的温度和气氛,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碳化物;

3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碳化反应器的温度和气氛控制具体为:

36、碳化温度保持在400℃-700℃,采用低氧气氛进行碳化;

37、气氛采用浓度为3%-5%的氮气,每1kg的混合物加入2l-3l的氮气;

38、对碳化反应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39、碳化时间持续5h-8h,碳化完成后,得到黑色冷却碳化物;

4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4中,基于微生物群落工程进行植物根际协同方法为:

41、培养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

42、混合培养好的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

43、将混合的微生物溶液均匀添加到黑色冷却碳化物中;

44、通过混合设备对混合后的微生物黑色冷却碳化物进行搅拌混合和发酵;

45、搅拌速度为300r/s-400s/s,持续发酵7h-9h;

4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4中,培养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步骤包括:

47、选择cyanobacteria蓝藻菌株作为氮固定微生物,mycorrhizal真菌作为磷溶解微生物菌株;

48、培养基成分包括:

49、葡萄糖10g/ml;

50、硝酸钠1g/ml;

51、磷酸盐0.5g/ml;

52、硫酸镁0.2g/ml、氯化铁0.01g/ml;

53、维生素b复合体1mg/ml;

54、将蓝藻菌株和mycorrhizal真菌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

55、培养温度为20℃-30℃,ph值保持在6.5-7;

5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6中,加入的磷溶解微生物采用bacillussubtilis微生物菌株,将磷溶解微生物接种到碳化物中;

5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的应用,包括:

58、将土壤温度保持在18℃-24℃;

59、将土壤湿度保持在50%-75%;

60、将土壤ph值保持在6.0-7.0;

61、通过播撒和填埋方式加入活性炭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秸秆和粪便混合物进行有机物处理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有机物进行碳化处理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碳化反应器的温度和气氛控制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基于微生物群落工程进行植物根际协同方法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培养氮固定微生物和磷溶解微生物步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加入的磷溶解微生物采用Bacillussubtilis微生物菌株,将磷溶解微生物接种到碳化物中。

10.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准备步骤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秸秆和粪便混合物进行有机物处理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有机物进行碳化处理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庆春杨多贵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愚公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