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的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超低功耗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物联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发展,设计低功耗的片上系统(systemon chip,soc)成为迫切需要。在soc中,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sram)作为主要的存储模块,占整个soc功耗的很大部分,包括数据读取时的动态功耗以及待机时的静态功耗。因此设计低功耗的sram是十分重要的。
2、tfet是一个三端的晶体管,与mosfet不同,其本质是一个反偏的pin结,依靠带带隧穿机制导通,因此在室温下可以突破60mv/dec的亚阈值斜率,能够实现比mosfet低1到2个数量级的超低关态电流并且受短沟道效应的影响很小。不仅如此,tfet还具有和传统cmos工艺兼容的优势,可以利用晶圆代工厂中的标准cmos工艺制造互补隧穿场效应管(ctfet),并且将ctfet和cmos集成在单片上。
3、tfet应用在存储单元电路中时会面临两个问题:单向导电性和p-i-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反相器子电路、第一写缓冲子电路、第二写缓冲子电路和读缓冲子电路,双反相器子电路作为存储单元,通过交叉耦合实现对数据的锁存操作,所述第一写缓冲子电路采用一NMOS,该NMOS的栅端与写字线连接,漏端与双反相器子电路的第一存储节点Q连接,源端与第一写位线连接,第一写缓冲子电路与第一写位线和双反相器子电路连接,由写字线控制通断,实现对存储单元的写操作;所述第二写缓冲子电路采用一NMOS;该NMOS的栅端与写字线连接,漏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连接,源端与双反相器子电路的第二写位线连接;第二写缓冲子电路与第二写位线和双反相器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反相器子电路、第一写缓冲子电路、第二写缓冲子电路和读缓冲子电路,双反相器子电路作为存储单元,通过交叉耦合实现对数据的锁存操作,所述第一写缓冲子电路采用一nmos,该nmos的栅端与写字线连接,漏端与双反相器子电路的第一存储节点q连接,源端与第一写位线连接,第一写缓冲子电路与第一写位线和双反相器子电路连接,由写字线控制通断,实现对存储单元的写操作;所述第二写缓冲子电路采用一nmos;该nmos的栅端与写字线连接,漏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连接,源端与双反相器子电路的第二写位线连接;第二写缓冲子电路与第二写位线和双反相器子电路连接,由写字线控制通断,实现对存储单元的写操作;读缓冲子电路与读位线和双反相器子电路连接,由读字线控制通断,实现对存储单元的读操作。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芊芊,魏仁杰,王凯枫,周盈希,黄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