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楼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17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轻质楼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个位置并排设置的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内分别铺设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分别与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相配合浇注形成直连楼板;还包括穿过两个安装罩的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套,螺母套位于安装罩内,螺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其两端的螺母套配合将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的相邻侧面相连接。由于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为框架结构,因此,整体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楼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季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工作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

2、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在相邻的两块墙板之间的平连接,通常采用连接结构和安装工具来实现,由于整体墙板需要进行固定,用材上通常使用与楼板等长的连接结构及固定件,来实现对整体楼板的固定,固定件插接过程中,需要从连接结构的其中一端插设并向另外一端移动,导致施工周期长,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较低等问题。

3、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111021580a)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楼板,连接结构用于对相邻的两个墙板进行连接,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墙板上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设置有防水块及固定装置,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位于相邻一侧侧面设置有开口相对的防水槽,防水块嵌设在防水槽中,防水块中空设置,固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位置并排设置的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内分别铺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分别与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相配合浇注形成直连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上表面分别铺设有上层网片,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下表面分别铺设有下层网片,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的中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横向或纵向方向设置的中间龙骨,所述中间龙骨将第一内框架或第二内框架的内空间分割形成两块独立浇注空间,所述中间龙骨沿其轴线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通流孔,在浇注时,所有通流孔用于衔接两块独立浇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位置并排设置的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内分别铺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分别与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相配合浇注形成直连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上表面分别铺设有上层网片,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下表面分别铺设有下层网片,所述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的中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横向或纵向方向设置的中间龙骨,所述中间龙骨将第一内框架或第二内框架的内空间分割形成两块独立浇注空间,所述中间龙骨沿其轴线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通流孔,在浇注时,所有通流孔用于衔接两块独立浇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框架包括两根第一竖向立管和两根第一横向立管,每根第一竖向立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向立管的端部焊接,两根第一横向立管位于第一竖向立管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竖向立管和第一横向立管分别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多层第一浇注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立管和第一横向立管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每层第一浇注孔为多个第一流孔,多个第一流孔绕设在第一竖向立管或第一横向立管的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轻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框架包括两根第二竖向立管和两根第二横向立管,每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辉许申霖吴诗敏李晓敏余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