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新能源消纳,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大量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电动汽车用户如何匹配到最优的充电站、充电站如何匹配到优质电动汽车用户,此内容研究较少;同时,在电动汽车用户和充电站的最优匹配过程中,如何兼顾电网平抑负荷波动、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亦成为一个难题。
2、目前已有一些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和电网协同配合问题的研究,但其大多是利用电网层面要求、大多数用户利益需求进行了中心化优化计算,其优化结果无法照顾到每个用户的利益;且其优化结果不可更改,在电网要求出现变化、用户意愿改变时无法自适应而进行动态调整。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方法无法及时调整,用户满意度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与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区域电网中新能源电源的供电信息,以及确定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供电信息确定充电站的第一评价指标、第二评价指标和第三评价指标,以及基于充电信息确定用户的非刚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评价指标、所述第二评价指标和所述第三评价指标确定充电站的第一综合评价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区域电网中新能源电源的供电信息,以及确定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供电信息确定充电站的第一评价指标、第二评价指标和第三评价指标,以及基于充电信息确定用户的非刚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评价指标、所述第二评价指标和所述第三评价指标确定充电站的第一综合评价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非刚性确定用户的第二综合评价分,包括:
6.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站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陈正,刘辉,王海云,沙立成,于希娟,付磊,张再驰,田晓磊,石上丘,王冠男,孙略,赵昕辰,李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