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071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识别井架基础下伏岩土层性质及厚度,选取持力层,确定木桩类型;根据钻机和基础荷载及地层参数,计算所需木桩数量;开挖基坑,并搭建支挡装置,在基坑内打入木桩,并在基坑内铺设灌浆片石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灌浆片石上部浇筑混凝土作为井架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井架基础下伏浅层软弱地基基坑不易成形、处理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形成一种确保井架基础安全、快速且成本低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属于石油钻井。


技术介绍

1、石油钻井钻机井架自重150~160t,挂钩极限荷载250~450t,振动荷载系数1.3,这些荷载均通过井架基础传递到地基,井架基础通常厚1-1.2m,基础顶面高出井场面0.1m,井架基础自重及钻机荷载,高达1400t,因此,对下伏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持力层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50kpa且均匀无沉降,同时,井架基础作为一种临时性构筑物,使用时长一般不超过两年。

2、若下伏地层为淤泥质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软土,这些软弱地基均需要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钻机基础持力层要求。

3、目前,根据软弱地基厚度你持力层埋深情况,通常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换填的方式,需要先开挖形成基坑,再浇筑混凝土,会面临基坑不易成形、深基坑作业安全风险大及混凝土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确保井架基础安全、快速且成本低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解决井架基础下伏浅层软弱地基基坑不易成形、处理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形成一种确保井架基础安全、快速且成本低的处理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包括:

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识别井架基础下伏岩土层性质及厚度,选取持力层,确定木桩类型;

4、根据钻机和基础荷载及地层参数,计算所需木桩数量;

5、开挖基坑,并搭建支挡装置,在基坑内打入木桩,并在基坑内铺设灌浆片石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

6、灌浆片石上部浇筑混凝土作为井架基础。

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选取持力层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选择岩层稳定、中、低压缩性且承载力不低于80kpa的岩土层作为持力层。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木桩选择的持力层,埋深不超过5米。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下入木桩后,在基坑内铺设0.5m厚灌浆片石,挤入木桩之间软弱地层,加固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

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筏板上部浇筑的混凝土为1m厚钢筋混凝土,并浇筑成承台型作为井架基础。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坑沿条形基础外围挖设,木桩的间距为1.5±0.2米,并且木桩呈梅花形布置。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桩的长度为4±0.2米,桩径15±0.5cm,并且木桩的顶部设有桩箍,木桩的桩尖为锥形,底部进入持力层不低于0.3m。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临时支挡并采用降排水措施。

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木桩根数根据单个木桩竖向承载力和设计的总载荷求出,其中,单个木桩竖向承载力采用以下公式:

15、quk=u∑qsikli+qpkap

16、其中,qsik为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为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为桩身周长;li为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ap为桩端面积。

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木桩施工完后检测桩顶高程,高差不高于0.1m。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浅开挖可以使井架基坑快速成型,较换填大开挖降低安全风险及基坑支护;其次,采用木桩加固地基较混凝土换填大幅降低成本;其三,木桩桩顶设计片石灌浆筏板,可以使木桩受力均匀,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增强井架基础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持力层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选择岩层稳定、中、低压缩性且承载力不低于80kpa的岩土层作为持力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木桩选择的持力层,埋深不超过5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入木桩后,在基坑内铺设0.5m厚灌浆片石,挤入木桩之间软弱地层,加固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筏板上部浇筑的混凝土为1m厚钢筋混凝土,并浇筑成承台型作为井架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沿条形基础外围挖设,木桩的间距为1.5±0.2米,并且木桩呈梅花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长度为4±0.2米,桩径15±0.5cm,并且木桩的顶部设有桩箍,木桩的桩尖为锥形,底部进入持力层不低于0.3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临时支挡并采用降排水措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木桩根数根据单个木桩竖向承载力和设计的总载荷求出,其中,单个木桩竖向承载力采用以下公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木桩施工完后检测桩顶高程,高差不高于0.1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持力层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选择岩层稳定、中、低压缩性且承载力不低于80kpa的岩土层作为持力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木桩选择的持力层,埋深不超过5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入木桩后,在基坑内铺设0.5m厚灌浆片石,挤入木桩之间软弱地层,加固形成木桩筏板复合地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筏板上部浇筑的混凝土为1m厚钢筋混凝土,并浇筑成承台型作为井架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架基础软弱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华欧彪胡永章钱守泓秦松柏刘其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