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
技术介绍
1、在例如肛门检查、臀部肌肉注射、骨髓穿刺术等涉及医学检验、临床治疗或腰背髋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病患保持在侧卧体位,以方便医护人员顺利操作,同时也能保证病患的安全。
2、然而,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在进行上述医学检验、临床治疗或专科手术时,使用的大多是普通操作床,病患在普通操作床上体感不适,就难以很好地配合调整肢体到需要的侧卧体位,甚至即使医护人员协助病患摆好体位,有些病患也可能由于年龄较小、年龄较大、身体肥胖、身体虚弱、心理恐惧、精神狂躁等因素,无法保持体位而频繁移动肢体,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病患在普通操作床上体感不适,难以很好地配合调整肢体到需要的侧卧体位,即使医护人员协助摆好体位,有些病患也无法保持体位而频繁移动肢体,严重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头颈支撑组件(2)和躯体定位组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定位组件(3)至少包括后颈定位棒(31)、下腹定位棒(32)、腘窝定位棒(33)和脚踝定位棒(34),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定位棒的底部设有连接杆(35),所述床板(1)对应各个所述连接杆(35)的位置设有安装孔(11),各个所述定位棒通过连接杆(35)和所述安装孔(11)实现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头颈支撑组件(2)和躯体定位组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定位组件(3)至少包括后颈定位棒(31)、下腹定位棒(32)、腘窝定位棒(33)和脚踝定位棒(34),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定位棒的底部设有连接杆(35),所述床板(1)对应各个所述连接杆(35)的位置设有安装孔(11),各个所述定位棒通过连接杆(35)和所述安装孔(11)实现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下腹定位棒(32)、所述腘窝定位棒(33)和所述脚踝定位棒(34)的所述安装孔(11)的外围均设有多个阵列孔(111),多个所述阵列孔(111)绕对应的所述安装孔(11)圆周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病患蜷缩侧卧的体位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支撑组件(2)包括枕垫(21)和设置在所述枕垫(21)底面的托架(22),所述床板(1)对应所述头颈支撑组件(2)的位置设有安装槽(12),所述头颈支撑组件(2)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2)中,且至少部分所述枕垫(21)露出所述床板(1)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徐禹林,梁雪,张晓静,马洁,许丽华,王玉茹,雷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