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应用于起重机械,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1、桅杆起重机臂架不同于浮式起重机臂架,浮式起重机臂架为整体焊接结构,臂架杆系布置不受运输空间限制。桅杆起重机需要经常转场拆装,其臂架为组合拼装结构,根据工况需要进行臂长组合和拆分。桅杆起重机应用于港口码头装卸货物,目前桅杆起重机一般采用单臂结构,其臂架在回转平面整体宽大大,抗侧向载荷能力差,整体稳定性不好,不能满足超长、超重货物的大幅度吊装需求。双臂结构相对于单臂结构,在横向载荷作用下,避免了单臂结构的受弯,改变了受力类型,有效提高臂架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臂架为双臂结构,臂节之间可拆分。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所述臂架为可拆分的两侧对称的双臂组合结构,包括底部横梁、根部节、标准节、加强节、下层连梁、上层连梁、头部节、头部横梁、副臂、臂架、变幅系统和人字架;所述根部节连接底部横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10)为可拆分的两侧对称的双臂组合结构,包括底部横梁(1)、根部节(2)、标准节(3)、加强节(4)、下层连梁(5)、上层连梁(6)、头部节(7)、头部横梁(8)、副臂(9)、臂架(10)、变幅系统(11)和人字架(12);所述根部节(2)连接底部横梁(1)和标准节(3),标准节(3)与加强节(4)连接,臂架(10)两侧的加强节(4)通过下层连梁(5)和上层连梁(6)连接,头部节(7)连接最上层加强节(4)和头部横梁(8),副臂(9)安装在头部横梁(8)上;变幅系统(11)一端与头部横梁(8)连接,另一端连接人字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10)为可拆分的两侧对称的双臂组合结构,包括底部横梁(1)、根部节(2)、标准节(3)、加强节(4)、下层连梁(5)、上层连梁(6)、头部节(7)、头部横梁(8)、副臂(9)、臂架(10)、变幅系统(11)和人字架(12);所述根部节(2)连接底部横梁(1)和标准节(3),标准节(3)与加强节(4)连接,臂架(10)两侧的加强节(4)通过下层连梁(5)和上层连梁(6)连接,头部节(7)连接最上层加强节(4)和头部横梁(8),副臂(9)安装在头部横梁(8)上;变幅系统(11)一端与头部横梁(8)连接,另一端连接人字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梁(1)包括底部箱梁(102)、底部法兰(103)和底部耳板(101),底部耳板(101)和底部法兰(103)对称焊接在底部箱梁(102)的两侧,所述底部法兰(103)为矩形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节(2)为焊接四肢双向变截面格构结构,包括根部节法兰(201)、根部节接头(202)、根部节弦杆(203)和根部节腹杆(204),所述根部节法兰(201)为矩形法兰、与底部横梁(1)的底部法兰(103)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根部节(2)设置有四组根部节接头(202),所述根部节接头(202)为圆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3)为焊接四肢等截面格构结构,包括标准节接头(301)、标准节弦杆(302)和标准节腹杆(303),标准节(3)设置有八组标准节接头(301),所述标准节接头(301)为圆接头,对称布置在标准节(3)的两侧,其中四组标准节接头(301)与底部横梁(1)的根部节接头(202)采用螺栓连接,另外四组标准节接头(301)与加强节(4)采用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起重机用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节(4)为焊接四肢等截面格构结构,包括加强节接头(401)、加强节弦杆(402)、加强节腹杆(403)和连梁接头(404),加强节(4)设置有八组加强节接头(401),加强节接头(401)为圆接头,对称布置在加强节(4)的两侧;四组连梁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举,任师道,刘彬,仉健康,赵连远,史海红,李霄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