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84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包括基座、避雷针,避雷针包括多根导电管,上下两根导电管采用满焊焊接连接;上下两根导电管之间还设置有并联式阻尼器,导电管内部也设置有单管式阻尼结构。通过对所述广播电视发射塔中的单管避雷针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从而有效解决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对于高离地高度的避雷针在强风天气下的由于涡激共振现象、风振响应等原因导致单管避雷针的相贯节点的焊接处疲劳损伤问题,降低发生裂纹、断裂等事故的几率,从而延长避雷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属于广播电视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广播电视天线领域,由于天线的特性,其安装高度非常高,由于天线大多是安装在高层建筑的顶部,这导致其必然需要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来避雷击。

2、为避免雷击作用对广播电视发射塔造成严重损害,通常采用避雷针结构作为主要防雷措施,其按构造主要分为构架避雷针结构、单管避雷针结构和格构式避雷针结构等。而在广播电视领域,通常的避雷针的离地高度通常都是上百米,避雷针的针体高度都是十几米、几十米等;其中,单钢管/铜管避雷针结构具有构造简单、轻质高强、占地较少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此类避雷针为圆截面结构,长细比较大,具有高柔性,且结构基频较低,故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风荷载影响较大。其他行业,如电网领域的变电站中,其避雷针都是安装在地面,离地高度与针体高度相同,都是二三十米,受到的影响不太大。

3、例如,郑州大学的刘冉在《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变电构架避雷针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以及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马崇等在《避雷针塔焊接结构极限承载风载荷研究》等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在风场流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包括基座(11)、避雷针(30),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30)包括多根导电管(31),上下两根导电管(31)采用满焊焊接连接;上下两根导电管(31)之间还设置有并联式阻尼器(50),所述导电管(31)内部也设置有单管式阻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阻尼器(50)包括外筒(51)、与外筒(51)同轴设置的内轴(52),所述外筒(51)的底部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内轴(52)的下部位于外筒(51)的内部,所述内轴(52)的上端位于外筒(51)的上方;所述外筒(51)的筒底下方以及内轴(52)上端的上方均安装有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包括基座(11)、避雷针(30),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30)包括多根导电管(31),上下两根导电管(31)采用满焊焊接连接;上下两根导电管(31)之间还设置有并联式阻尼器(50),所述导电管(31)内部也设置有单管式阻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阻尼器(50)包括外筒(51)、与外筒(51)同轴设置的内轴(52),所述外筒(51)的底部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内轴(52)的下部位于外筒(51)的内部,所述内轴(52)的上端位于外筒(51)的上方;所述外筒(51)的筒底下方以及内轴(52)上端的上方均安装有固定环(54),所述固定环(54)设置有与导电管(31)外壁相适配的内圈孔(55);所述外筒(51)的内部还填充有将内轴(52)下部完全包裹的弹性层(53),所述外筒(51)与内轴(52)之间通过弹性层(5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52)的下部外侧设置有螺旋槽(521),所述内轴(52)的下端为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30)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31)的下端为封闭式结构;在相邻两根导电管(31)中,位于上方的导电管(31)为上管(31a),位于下方的导电管(31)为下管(31b);所述导电管(31)内设置有异形活塞(33)和竖杆(34),所述导电管(31)内还填充有改性沥青介质(32);下管(31b)内的竖杆(34)上端与上管(31a)的管底固定连接,下管(31b)内的竖杆(34)下端与下管(31b)内的异形活塞(33)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俭黄广才何玉梅马亚明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广播电视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