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65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包括CPU散热冷头和GPU散热板,所述的CPU散热冷头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液接头和第一出液接头,且第一进液接头配合第一进液管与分液阀的出水端相连通;本技术,冷却后的水循环注入冷水箱进行临时储存后,通过第二循环水泵加压注入分液阀,再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分别注入对应的CPU散热冷头和GPU散热板内,确保所有的CPU和GPU芯片,接触的冷却水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而确保所有的CPU和GPU芯片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冷却效率,避免个别芯片高温导致风扇转速飙升进而增加使用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计算机散热结构相关,具体是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计算机散热结构是指用于调节计算机内部温度,以确保计算机元件正常工作并防止过热的一系列组件和设计。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特别是cpu、gpu等高性能组件,因此散热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参考公开号“cn218848716u”,公开的“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结构”,包括a底板,所述a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b底板,所述b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卡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均通过a铰链铰接有过滤组件,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冷管,所述a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该计算机机箱散热结构,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在使用中,若需要移动机箱时,能够通过减震组件减轻晃动幅度,能够起到保护机箱的作用,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能够过滤灰尘,双重过滤,避免灰尘进入机箱,对内部零件造成短路。

2、而目前使用的计算机散热结构通常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而分体式水冷是一种基于水路循环,使用一整套的散热结构对cpu和gpu进行同时散热的结构,但目前使用的分体式水冷结构,通常只设有单级水路,即冷却水在经过cpu和gpu时,位于水路末端的cpu或gpu会因为水温的升高导致散热效果降低,尤其是在多gpu或多cpu交火使用的大功率计算机中,单个芯片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散热风扇的转速增加,导致整体的使用噪音增加,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分体式水冷结构,通常只设有单级水路,即冷却水在经过cpu和gpu时,位于水路末端的cpu或gpu会因为水温的升高导致散热效果降低,尤其是在多gpu或多cpu交火使用的大功率计算机中,单个芯片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散热风扇的转速增加,导致整体的使用噪音增加,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包括cpu散热冷头和gpu散热板,所述的cpu散热冷头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液接头和第一出液接头,且第一进液接头配合第一进液管与分液阀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的gpu散热板呈等间距设有三个,且每个gpu散热板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进液接头和一个第二出液接头,同时每个第二进液接头分别配合一个第二进液管与分液阀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液接头和三个第二进液接头均与出液管相连通,且出液管的末端与热水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热水箱的一侧设有边壳,且边壳的内部安装有膨胀管;所述的热水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且第一循环水泵配合第三进液管与第一冷排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冷排排水端配合回水管与第二冷排的进水端相连接,且第二冷排的出水端配合注水管与冷水箱相连接;所述的冷水箱安装在第二循环水泵的顶端,且第二循环水泵与分液阀的进水端相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热水箱的内部与边壳的内部相连通,且边壳的内部长度大于膨胀管的初始长度。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膨胀管呈波纹结构,且膨胀管的内部与边壳的一端相连通,同时边壳与膨胀管的连接处呈镂空结构。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一冷排远离冷水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且第一散热风扇呈等间距设有四个。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二冷排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且第二散热风扇呈等间距设有四个。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冷水箱的顶端与注水管相连通,且冷水箱的底部与第二循环水泵的顶部相连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设置有冷水箱和分液阀,冷却后的水循环注入冷水箱进行临时储存后,通过第二循环水泵加压注入分液阀,再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分别注入对应的cpu散热冷头和gpu散热板内,确保所有的cpu和gpu芯片,接触的冷却水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而确保所有的cpu和gpu芯片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冷却效率,避免个别芯片高温导致风扇转速飙升进而增加使用噪音。

11、2.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冷排和第二冷排,第一冷排和第二冷排分别配合四个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进行独立散热,且第一冷排和第二冷排相互连通,并可以安装在机箱的两个不同的位置,通过第二冷排向机箱内部抽入冷空气,再通过第一冷排排出,形成一个良好的风道,有助于降低气流噪音。

12、3.本技术,设置有热水箱、边壳和膨胀管,由于高功率的计算机在使用时峰值功率可能会达到2000w,因此在此负载下的水温度过好后会膨胀,而由于内部水路是封闭的,因此通过设置波纹形状的膨胀管,通过膨胀管的自行收缩,可以动态增大热水箱的内部空间,以平衡热水箱内部的压力,有效保护管路的密封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散热冷头(1)和GPU散热板(6),所述的CPU散热冷头(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液接头(2)和第一出液接头(3),且第一进液接头(2)配合第一进液管(4)与分液阀(5)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的GPU散热板(6)呈等间距设有三个,且每个GPU散热板(6)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进液接头(7)和一个第二出液接头(8),同时每个第二进液接头(7)分别配合一个第二进液管(9)与分液阀(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液接头(3)和三个第二进液接头(7)均与出液管(10)相连通,且出液管(10)的末端与热水箱(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热水箱(11)的一侧设有边壳(12),且边壳(12)的内部安装有膨胀管(13);所述的热水箱(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14),且第一循环水泵(14)配合第三进液管(15)与第一冷排(16)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冷排(16)排水端配合回水管(18)与第二冷排(19)的进水端相连接,且第二冷排(19)的出水端配合注水管(21)与冷水箱(22)相连接;所述的冷水箱(22)安装在第二循环水泵(23)的顶端,且第二循环水泵(23)与分液阀(5)的进水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箱(11)的内部与边壳(12)的内部相连通,且边壳(12)的内部长度大于膨胀管(13)的初始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管(13)呈波纹结构,且膨胀管(13)的内部与边壳(12)的一端相连通,同时边壳(12)与膨胀管(13)的连接处呈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排(16)远离冷水箱(2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17),且第一散热风扇(17)呈等间距设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冷排(1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20),且第二散热风扇(20)呈等间距设有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箱(22)的顶端与注水管(21)相连通,且冷水箱(22)的底部与第二循环水泵(23)的顶部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功率计算机的低噪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散热冷头(1)和gpu散热板(6),所述的cpu散热冷头(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液接头(2)和第一出液接头(3),且第一进液接头(2)配合第一进液管(4)与分液阀(5)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的gpu散热板(6)呈等间距设有三个,且每个gpu散热板(6)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进液接头(7)和一个第二出液接头(8),同时每个第二进液接头(7)分别配合一个第二进液管(9)与分液阀(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液接头(3)和三个第二进液接头(7)均与出液管(10)相连通,且出液管(10)的末端与热水箱(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热水箱(11)的一侧设有边壳(12),且边壳(12)的内部安装有膨胀管(13);所述的热水箱(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14),且第一循环水泵(14)配合第三进液管(15)与第一冷排(16)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冷排(16)排水端配合回水管(18)与第二冷排(19)的进水端相连接,且第二冷排(19)的出水端配合注水管(21)与冷水箱(22)相连接;所述的冷水箱(22)安装在第二循环水泵(23)的顶端,且第二循环水泵(23)与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运
申请(专利权)人:朴赛计算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